嫩江是松花江第一大支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西部。發源於大興安嶺山脈北部伊勒呼裡山中段南坡,上源為南甕河和南陽河,二源與二根河匯合成嫩江。
幹流穿越興安山地,流經黑龍江省西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等地區,於黑龍江省肇源縣境內三岔河附近流入松花江。河道全長1370千米,流域面積24.39萬平方千米。
早更新世時期,長嶺隆起活動加劇,古嫩江主槽沿泰康期故道南流入乾安湖,沿途有下更新統灰白色河流相砂礫層分佈。此時嫩江受構造線和地表形態控制,從山區向大平原中部形成向心狀水文網,但流進中央凹陷區和架馬吐基底隆起帶后,河流流向形成90°大轉彎,呈現由向心狀轉變為外流水系的趨勢。
中更新世末期,因長嶺隆起不斷抬升,古嫩江被迫調頭改道,向東流向第一松花江繼而注入黑龍江,成為松花江外洩水系。
晚更新世末,嫩江自月亮泡經現今古河道至查幹湖,基本保持南北方向。嫩江南部的抬升成為南流障礙,而西部大興安嶺地區的繼續隆升又迫使河流向東遷移,加之晚更新時期大安-扶餘斷裂活動強烈,加強了嫩江向東遷移。
全新世時期,新構造運動在本區更趨於活躍,導致河流改道頻繁,如嫩江左岸支流烏裕爾河,自雅洲、紅旗以下南北向河道已由東向西發生過三次間歇性遷移;嫩江右岸支流洮兒河進入平原後,也曾多次改變河道。
嫩江中、上游在山區無大變化,下游出山區入平原後在松嫩平原北部擺動較大,其河道變遷呈爪狀分佈,自東向西歷經四次改道,后又折向東停於目前的位置,故遺留四條古河道。
嫩江流域面積為29.7萬平方公里(一說28.2萬平方公里、24.39萬平方公里),大於淮河和海河;流經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的交界,在肇源縣茂興鎮當權村三岔河與松花江南源匯合為松花江。
嫩江按地形、地貌和河谷特徵,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 上游:河源至嫩江市市區為上游。此段河谷狹窄,河流穿行於山嶽地帶,河道坡降較陡。水面寬100-200米,河床由卵石及砂礫組成。兩岸多為林區,是著名的大興安嶺山地林區,森林密佈,沼澤眾多,產落葉松、樟子松、楊、樺等木材。
- 中游:嫩江市市區至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駐地為中游。該段河谷逐漸開闊,河道比降變緩,與上游相比,地勢較為平坦。河流兩岸開始出現一些農業區,部分山地森林與平原農業景觀相間分佈。
- 下游:從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駐地至三岔河口為下游。此江段進入廣闊的松嫩平原地帶,江道蜿蜒曲折,沙灘、沙洲、江汊多,江道多呈網狀,兩岸灘地延展很寬,最寬處可達10餘公里;灘地上廣泛分佈著泡沼、濕地和牛軛湖。
長江支流共用20多條,主要支流包括甘河、訥謨爾河、諾敏河、綽爾河以及洮兒河等眾多河流。右岸支流主要由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流入,左岸支流均在黑龍江省境內。
- 甘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以西,流經鄂倫春自治旗、加格達奇區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哈達陽鎮額爾和村東注入嫩江,河長490公里,流域面積1.97萬平方公里。
- 訥謨爾河:嫩江中游東岸較大支流,發源於小興安嶺西側,自東向西流經德都、克山、訥河等縣(市),於訥河市訥河鎮西南39.6公里處注入嫩江,全長569千米,流域面積14,061平方千米。
- 諾敏河:位於大興安嶺中段東側,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吉峰山西南麓,流經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尼爾基鎮東南注入嫩江,河長467公里,流域面積2.59萬平方公里。
- 綽爾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境內的火燎溝,流經牙克石市、紮蘭屯市、興安盟科右前旗等地區,在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鎮附近注入嫩江,全長573公里,流域面積1.72萬平方公里。
- 洮兒河:嫩江右岸最大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高若山,流經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北部注入月亮泡水庫,然後東流匯入嫩江,長553千米,流域面積為3.08萬平方公里。
- 烏裕爾河:原是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積等影響,下游排水受阻,成為內流河,河水泛濫最終形成紮龍濕地。
- 科洛河:發源於小興安嶺南興山西坡、林道山西坡,全長324公里,流域面積8574平方公里,在嫩江市內河段長181公里,自東而西流經中部偏南地區。
- 門魯河:北源小興安嶺大黑山西坡,南源小興安嶺九水山西坡,全長142公里,流域面積5171平方公里,嫩江市內河段長103公里,自東而西流經中部地區。
嫩江流域人文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舊石器時代嫩江流域就有人類活動,曾發掘出刮削器和陶片,屬細石器文化的昂昂溪類型。帝舜時期,嫩江流域肅慎先民就已“朝貢弓矢”,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嫩江流域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際溫差變化大,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期短多雨,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52.5-937.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嫩江流域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三面環山,呈獨特的“喇叭口”形式。西部為大興安嶺;東北部為小興安嶺;南部為松嫩平原。整體包括平原、丘陵、山區地貌,山丘區分佈於嫩江上游,平原區分佈於嫩江中下游。
土壤類型以草甸土土類及暗棕壤土類為主。植被方面,嫩江地處興安嶺針闊葉混交林植被區與松嫩平原草甸草原植被區的過渡地帶,有興安嶺針闊葉混交林植被區、低山丘陵闊葉混交林植被區等4個植被區,以及興安落葉松針葉林、蒙古樺和白樺闊葉林等10個植被類型。
嫩江流域山區礦產資源種類豐富,黑龍江省的有色金屬礦產主要集中在此,包括銅、金、鉬、鎢、鋅、鐵、白銀等,流域內的多寶山地區銅礦儲量居全國第三位。另有非金屬礦如煤、沸石、大理岩、珍珠岩等數十種。
是黑龍江省主要糧食產區之一。沿岸主要城市有齊齊哈爾市,以及嫩江鎮、尼爾基鎮、富拉爾基等城鎮。兩岸為松嫩平原農業區,擁有眾多水利工程,較大的有尼爾基水利樞紐、查哈陽灌區和北部、中部、南部引嫩水利工程等。
嫩江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墨爾根水師營遺址、高峰森林公園、科洛火山群等。墨爾根水師營遺址見證了歷史上的軍事活動,高峰森林公園和科洛火山群則以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著遊客。(以上內容整理自公開資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