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退休金過萬,並在上海有套房卻對自己很摳的老人嗎?
91歲高齡的伍麗天老太太晚年生活就是這樣的:她36年來沒買過新衣服,平日里最經常吃的飯就是大白饅頭。
那麼,老太太為何會過著如此窘迫的生活呢?而在她的身上又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呢?
一輩子的堅守
“穿著一身已經洗得發白的衣服,手裡提著一個帆布袋,和普通的老年人沒有什麼區別……”
當提到伍麗天老太太的名字後,身邊的人常常會這樣描述她。
但如果不是熟悉她的人,很難想像,這位看起來樸素至極的老太太,每月竟有著一萬塊錢的退休金……
伍麗天出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父母也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份子。
不過,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即便是書香門第,也並不意味著生活優渥。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伍麗天的父親在她年幼時便去世了,留下母親獨自撫養四個年幼的孩子。
雖然母親拼盡全力想讓幾個孩子生活的更好,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步步緊逼。
而伍麗天和兄弟姐妹們能夠熬過那些年,靠的也是親戚朋友們的接濟。
或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伍麗天對於“節儉”有了刻骨銘心的理解。
在16歲生日那天,她在日記本上鄭重寫下了八個字:“予人勿念,受人勿忘。”
而這八個字,也成為了伍麗天一生都在堅守的信念。
與此同時,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伍麗天的求學之路並未因此中斷。
在此期間,善良的姨媽一家伸出了援手,供她完成了學業。
而伍麗天也清楚的知道機會來之不易,便在學習上格外刻苦,並最終考上了大學。
從大學畢業后,她進入到了上海評彈團工作,並成為了一名老師。
不得不說的是,這份工作不僅讓她實現了藝術夢想,也讓她從此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不過,伍麗天卻一生未婚無子。但她卻並不孤單,因為她有一個視若親生女兒的侄女相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等到退休後,伍麗天完全可以憑藉著退休金過上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
但她卻做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過著極度節儉的日子。
有人說她“摳門”到了極致,因為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開銷預算”——
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10塊錢,每月控制在300元以內。
與此同時,伍麗天的飲食也簡單到讓人驚訝:白面饅頭是主食,偶爾會加點素菜;
甚至連一個五塊錢的鹹口燒餅,她也都會因為“太貴了”而忍痛放棄。
除此之外,在伍麗天的衣櫃里,只有寥寥的幾件衣服,而這些衣服早已經穿了幾十年。
她的襪子也是破了又補,補了再穿,直到實在無法再修補時,才會勉強換一雙新的。
那麼,伍麗天老太太為何會如此“摳門”呢?而她的錢又到底去了哪裡呢?
意外迷路,秘密揭開
在2021年1月的一天,伍麗天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便在吃完午飯後從崑山坐公交車去了上海。
一路上,她望著車窗外發呆,思緒飄遠……直到車門的又一次的打開,她才回過神來。
然而,這一愣神的代價是她坐過了站。
更加糟糕的是,天公不作美,忽然間瓢潑大雨落下,雨點打在玻璃窗上,模糊了她的視線。
91歲的伍麗天,雖然腿腳還算靈活,但眼神已不如從前。
面對這座高樓林立的城市,她一時之間竟辨不清方向,焦急的站在街頭,茫然四顧。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執勤的交警小郭注意到了這位衣著簡樸的老人。
出於職業敏感,他察覺到老人可能需要説明,便主動上前詢問:“大媽,您是不是迷路了?”
伍麗天見有人關心,眼圈微微發紅,連忙點頭:“我本來要去醫院,可是突然下雨了,我不知道要往哪走了……”
小郭在了解情況后,溫聲安慰她:“現在雨太大,您先別急著去醫院,我先送您回家,等天晴了再去。”
一路上,伍麗天不怎麼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窗外,而在到達家門口後,伍麗天卻堅持邀請小郭進去避避雨。
見老人執意如此,他也不好推辭,便跟著進了屋。可一推開門,小郭的心裡不由得一驚訝。
這房間里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唯一稍顯“值錢”的,就是一摞整整齊齊的書。
而在門後,一行醒目的字體映入眼簾:“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穫。”
這一刻,小郭對眼前的老人充滿了好奇,她的經歷到底是什麼呢?
在閒聊之中,小郭這才知道,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做出了一番讓人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的善舉……
時間回到2013年的一天,那時伍麗天偶然去到一個貧困山區的學校。
當她走進那所學校后,不禁湧起一陣心酸:只見教室破舊不堪,屋頂漏風漏雨,甚至連一扇完整的門都沒有。
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簡陋的教學環境,而是那些孩子們——
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依然在全神貫注地學習,眼神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這一幕,深深地觸動了伍麗天的內心……
回去后,她整夜未眠,腦海中一直浮現那些孩子的模樣。
她心想:“我沒有子女,手裡還有點積蓄,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呢?”
於是,伍麗天下定了決心,把自己所有的積蓄全部捐給貧困地區,説明孩子們修建新的學校。
可就在做出了這個偉大決定後,一紙診斷報告突然打斷了伍麗天原本平靜的生活——肺癌。
醫生的語氣異常凝重,而連著三家大醫院的專家都建議她接受化療手術,以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然而,伍麗天卻再次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選擇保守治療。
她的理由簡單又令人敬佩:與其花錢去拖延生命,不如把這筆錢用在真正需要説明的孩子們身上。
更加令人感動的是,伍麗天也並沒有僅止步於“捐款”這一步。
反而是親力親為,參與學校建設的每一個細節:從選址到校舍設計,從教材採購到師資配備……她都要親自過問。
而在2015年的時候,為了騰出更多資金助學,伍麗天又做出了人生中又一個重大決定——賣掉上海市區的房產。
賣掉房產做公益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房子可是價值不菲,而在賣出后,伍麗天用65萬元在崑山買了一間小房子。
隨後把50萬元悉數捐給了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並且在江西蘇山鄉又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而伍麗天在搬家後的生活,就可以用“極度節儉”來形容。
她的房間里幾乎沒有什麼傢俱,衣櫃里也只有幾件舊衣服,每天的飲食更是簡單的令人心酸——白饅頭。
甚至連街邊一個5元的燒餅,她都會猶豫半天,最終選擇不買。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不解:“明明一個月有一萬塊的退休金,為什麼要過得這麼苦?”
可伍麗天卻淡然的表示:我的錢是要留給那些更需要的人。
的確,伍麗天不僅關心學校的建設,還關注孩子們的長遠發展。
她用自己的退休金設立了多個獎學金專案,每年都會資助一些家庭困難但品學兼優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安心完成學業。
她說:“希望這些孩子能夠通過讀書,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結語
最後,伍麗天老人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或許真正的財富,不是擁有多少,而是給予多少。
來源:睿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