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血液與淋巴是遍及人體各個部位的,而血液的主要功能是為機體的各個器官組織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以此來維持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而淋巴作為一類免疫器官,就好像分佈於全身各個部位的“烽火臺”,烽火台之間顯然是相互聯通的,而它們之間往往要依靠淋巴液來進行溝通,但淋巴液中,有時還會藏匿細菌、病毒以及腫瘤細胞。
一般情況下,淋巴液在通過淋巴結時,絕大多數的細菌都會被消除,但生存能力比較頑強的病毒以及腫瘤卻很難完全得以清除,所以,如果體內淋巴結的細胞本來就居多, 抑 或是已經被癌細胞所佔領,那麼就會導致淋巴結不斷腫大。
而在臨床上,急性淋巴結炎是比較常見的一類炎性腫塊,它會在局部出現紅腫、壓痛等癥狀,嚴重情況下,人體還會出現發熱,懼寒等不良反應,而這些癥狀大多都是因化膿菌對淋巴結產生了侵襲所導致的,此外,若是患上淋巴癌、甲狀腺癌等疾病,那麼患者也可能會出現頸部腫塊。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究竟怎樣才能判斷頸部的腫塊是否為惡性呢?別著急,不妨從這3點入手。
1.腫塊大小
當頸部出現了腫塊時,大家可以對其大小進行一個較為初步的判斷,通常情況下,良性腫塊的體積都是比較小的,不會超過1釐米,而且這些腫塊的生長速度會比較緩慢,但若是大家在發現腫塊存在時,其長度超過了1釐米,並且生長的速度比較快,或者剛發現時體積很小,卻在短時間內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那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這或許就是腫瘤。
2.腫塊硬度
如果頸部的腫塊屬於良性,那麼通常情況下,人們在觸摸時,會發現其表面是比較光滑的,腫塊的外觀也會比較有規律,用手按壓時,也並不會感覺有明顯的硬度,會偏軟一點,但若是由一些腫瘤細胞所誘發的腫塊,那麼用手觸摸時,就會明顯感覺其質地比較堅硬。
除此之外,腫塊的外觀也會比較粗糙,形狀也沒有規律,對於這種情況,大家一定要在發現時立即就醫,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3.癥狀表現
通常情況下,頸部若是出現了腫塊,且是由炎症所引起的,那麼在炎症出現的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有明顯的不適感,比如發熱、局部紅腫等,但若是由腫瘤所引起的腫塊,那麼患者幾乎沒有什麼不良反應,而且觸摸腫塊部位,也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但腫塊的增長速度會比較快,患者的體重也會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並出現食慾不佳等情況,這時,患者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當然了,以上這些判斷方法都只是醫生多年以來的臨床經驗,也並不一定完全準確,所以,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建議大家還是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活檢檢查,通過明確的診斷來判定腫塊的良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