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第二次裝修,我堅決不會再次選擇這7樣東西,這不是空話,而是真的無法忍受了
凡是有過裝修經驗的人都知道,一旦搬入之後,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和後悔,我家的情況也不例外。
我家的房子已經入住一年多了,最初的新鮮感消失后,我發現越來越多的設計不盡如人意。如果將來再次購買房子並進行裝修,我絕對不會再選擇以下這7樣東西,這絕非矯情,而是真心受夠了這些不便。
說實話,在當初裝修的時候我確實一時衝動做出了很多不理智的決定,比如給廚房地面鋪設了實木地板。
因為整個客廳和餐廳的地面都是統一的實木地板,加上廚房是半開放式的,所以廚房也就直接使用了同樣的地板。
最初入住時,由於新鮮感還在,我會經常打掃衛生以保持廚房地面的乾淨整潔,但僅僅兩個月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隨著打掃頻率的降低,廚房地面上開始出現了難以清理的油漬。為了保持外觀的美觀,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在每餐飯後都進行拖地和擦洗,既怕油漬太難看,也擔心水漬會浸濕木地板,真的非常累人。
如果我有機會再次裝修,那麼我一定會選擇使用易於打理且耐用的地磚來鋪設廚房地面。
我家有一個雙面陽臺,一部分連接到客廳,一部分則連接到次臥,其中客廳的部分用作休閒區,而日常的洗衣和晾曬則都在次臥外的陽臺上進行。
儘管從客廳看不到晾曬的衣物,但出於美觀考慮我還是選擇了安裝隱藏式晾衣架。結果用了兩次之後就開始後悔。
雖然這是一個智能產品,但實際使用起來還是有些不夠智慧,平時常用的功能只有上升和下降。語音控制的靈敏度不高,紫外線消毒殺菌的功能也顯得比較雞肋。
最關鍵的問題是這個晾衣架容易壞掉,可能因為我家的產品品質不佳吧,僅在入住半年後就維修了兩次,而且每次都需要拆除吊頂,相當麻煩。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在廚衛吊頂上的投入實在沒必要過於豪華。
我的廚房不到5㎡,兩個衛生間也都只有4㎡左右,但是蜂窩大板吊頂加上燈具和暖風機總共花了大約1萬元。
說實在的,搬入之後我很少會抬頭看吊頂設計的好看與否,我關心的只是廚房的燈光是否足夠明亮,以及衛生間的暖風機是否好用而已。裝飾線條燈雖然很漂亮,但沒人會在廁所抬頭欣賞它。
▲常規集成吊頂樣式
如果下次還有機會裝修,我肯定會選擇更實用的300*600規格的普通集成吊頂,配合平板燈和普通的長方形暖風機就足夠了,不僅節省成本,而且方便實用。即使未來出現損壞更換起來也更容易。
寫在最後:
裝修本就是一個定製化過程,每個家庭的裝修預算不同、喜好不同、需求不同,裝出來的家自然是不一樣的。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盲從網紅裝修、設計或材料。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潮流總是短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