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商業和產品能迅速崛起並持續增長?答案或許藏在人性深處。本文將帶你探討財富分配如何激發員工的生存本能,遊戲化管理如何利用即時獎勵驅動行為,短視頻如何通過滿足窺探欲和即時滿足感讓人欲罷不能。
大家都知道,想讓馬跑得快,就得給它餵草料。同樣的道理,成功的產品、團隊和公司,都是因為摸透了人性。
人性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打得好,房子才穩當。為啥有些公司能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願意跟員工分享好處。這麼做,其實就是滿足員工的底層人性需求,讓大家更願意努力工作。
就像前面我分享的遊戲化管理,把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結合起來,就是巧妙利用了人性的特點。
為啥騰訊能讓 8 億人天天刷視頻?為啥海底撈員工死心塌地跟著干?為啥王者榮耀讓人玩得停不下來?其實就靠仨字:順人性。
華為的那套特別的 “分錢辦法”,還有張一鳴提的 “多巴胺經濟學”,商業競爭表面上比的是錢、技術和市場,其實說到底,比的是誰更懂人性。
在我的公眾號 “闖爺用戶增長實戰筆記” 裡,詳細講過怎麼把這些人性法則用在遊戲化管理和運營上,幫企業提高增長效率,激勵員工好好幹活。
在商業環境里,錢怎麼分一直都是個關鍵問題,這就好比一場複雜的人性較量。就拿胖東來超市來說,是零售行業里的傳奇一般存在。
胖東來,基層員工一年能掙 10 萬多,店長的收入比一線城市的白領還高得多;華為,2023 年給員工分了 700 多億的紅利,平均下來每個人能拿到 54 萬,這分紅的力度簡直太驚人了。這些事兒的背後,都藏著對人性規律的利用。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存是人類最根本的需求。所以說,把利益分好不是老闆大方,是順應了人性。
就拿華萊士來說,他們搞了個 “合夥人制”,員工能給門店投錢,還能參與分紅。
這麼一來,效果立竿見影,員工離職率從 25% 一下子降到 8%。這就說明,員工要是覺得在這兒幹活能掙到錢,生活有保障,自然就想留下來,一門心思為公司出力。
而且,錢要 “看得見摸得著”。科學證實,即時獎金比年終獎多觸發 53% 的多巴胺分泌。這意味著即時獎勵能更有效地激發員工積極性。
就像遊戲中玩家完成小任務能立刻獲得金幣獎勵,這種即時反饋讓他們更有動力繼續遊戲。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多次強調即時反饋在激勵體系中的重要性,它能讓員工快速看到努力成果,從而不斷創造價值。
基於這些人性法則,可總結出實用方法論結合到企業管理中,提升員工的貢獻度,我們來舉下面兩個例子;
對於基層員工,可採用 “遊戲金幣制”,某連鎖餐飲將每日業績轉化為即時金幣,員工下班即可兌換現金,人效提升 40%。這種即時物質獎勵,讓員工直觀看到努力回報,如同玩遊戲積累金幣,充滿成就感與動力。
對於管理層,可採用 “虛擬股 + 對賭” 方式。在華為 “主航道戰役” 中,高管需自掏腰包認購虛擬股,超額完成目標可獲 3 倍分紅,未達成則本金歸零。這既給予管理層經濟激勵,又通過對賭機制增強其責任感與緊迫感,促使他們為企業目標全力以赴。
遊戲為何讓人上癮?這背後是底層人性在起作用。從神經機制看,遊戲刺激大腦獎賞系統釋放多巴胺。多巴胺的釋放讓人產生快感,形成上癮動機。
同時,遊戲中的成就、獎勵和反饋激活大腦獎賞系統,強化對遊戲的依賴,反覆的獎勵體驗讓遊戲成為習慣。
從心理學角度講,遊戲提供虛擬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説明玩家暫時逃避現實壓力、焦慮或無聊,這種心理慰藉是遊戲成癮的重要驅動因素。
遊戲中的即時反饋和獎勵機制,如完成任務獲得金幣或裝備,不斷強化玩家行為,刺激大腦獎賞系統,使其更容易上癮。此外,多人遊戲中的團隊合作或競爭關係,讓玩家因責任感或攀比心理難以退出遊戲,進一步增強成癮性。
比如,銷售團隊可採用 “段位制”。某電商公司將銷售額轉化為 “青銅 – 王者” 等級,通過即時大屏展示排名,GMV 三個月暴漲 210%。這種方式如同遊戲中的段位升級,讓銷售人員清晰看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標,激發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GitLab 將代碼貢獻量可視化,工程師每完成一個任務,進度條增長並觸發慶祝動畫,需求交付速度提升 90%。這種可視化進度展示和即時慶祝反饋,讓工程師感受到工作成果得到認可,如同遊戲中完成任務升級,動力滿滿。
以網龍為例,深耕遊戲領域多年,創新性地將 “遊戲化” 基因融入員工職業發展道路與日常管理。在員工職業發展方面,梳理崗位能力模型,讓員工不受崗位限制,通過 “拼樂高” 形式組合各項能力,符合相關崗位能力要求即可獲得 “自動晉陞” 或發起崗位調整機會。
同時,將各崗位任職能力點設計為不同遊戲關卡,晉升如同 “遊戲闖關”,員工打通全部關卡就能即刻晉陞,還能不受現級別限制隨時 “跳級晉陞”,僅 2016 年就有 927 人通過這種遊戲闖關形式晉陞成功。
在日常管理中,網龍運用創新遊戲化管理系統進行數位化管理,以虛擬積分作為驅動動力,激發公司倡導的行為。
員工可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積分,如發現與解決公司 Bug、通過 “懸賞系統” 解決問題、上傳優質學習材料、參與新品測試等。積分的 “出口” 是競拍系統,公司每季度及重大公休日舉辦競拍活動,購買員工關注的商品用於競拍。
網龍內網平台設有榮譽榜(員工積累分數排名)和消費榜(員工競拍所得商品數量排名),這種方式極大提升員工參與度與積極性,塑造良好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業務發展與用戶增長。
如今,短視頻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為何喜愛短視頻?因為大數據懂你,能給予安慰,滿足人性需求。
為啥短視頻這麼吸引人呢?這裡面可有深層原因。首先,人都有窺探欲。你有沒有發現?,看別人吃東西的視頻時,自己也會更餓?
研究發現,看別人吃飯的視頻,能讓人的饑餓感提升 35%。這種對別人生活的好奇,讓我們不停地刷視頻,想知道更多。
其次,刷短視頻太容易獲得即時滿足了。輕輕滑動手指,就能看到新內容,比網頁跳轉方便太多,幾乎沒有什麼阻礙。這種輕鬆的操作,讓我們養成了 “無阻力爽感迴圈”,根本停不下來。
最後,短視頻還能滿足我們的情緒需求。你有沒有在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刷視頻來緩解孤獨?調查顯示,30% 的使用者會在深夜刷視頻,尋找慰藉。在孤獨的夜晚,短視頻成了很多人的情感寄託。
在激勵員工方面,可以把年度目標拆分成一個個 “15 秒小任務”。就好比快遞員,每送完 5 單,系統就會語音提示:“叮!金幣 + 10,當前進度 67%”。
這樣一來,員工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能立刻得到鼓勵,收穫成就感,幹起活來更有勁頭,大目標也就更容易實現了。
在我的公眾號里,有不少把大目標細化成小任務,再通過及時反饋激勵員工的實用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
在管理實踐中,每 2 小時進行一次反饋被證明是最佳間隔。某在線教育團隊曾做過實驗,每 2 小時為學員發放 “勳章”,結果課程完成率從 21% 飆升至 89%。
這充分表明,在恰當節點給予學員反饋與獎勵,能夠有效維持他們在學習與工作中的良好狀態,進而顯著提升效率。
米哈遊在專案管理里搞了個 “副本通關” 玩法,把每次版本更新都當成打 “BOSS”。這麼一來,開發過程里的 bug 少了 45%。
這種把工作變得像玩遊戲的辦法,能讓員工特別投入,進入那種特專注的 “心流狀態”。工作品質提高了,員工對工作也更滿意。
弄懂人性的底層邏輯,你就會發現:
分錢能激發人的幹勁,胖東來和華為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把事情變得像玩遊戲一樣有趣,就能讓人快樂,王者榮耀和米哈游就是這麼做的;短視頻能讓人立刻獲得滿足,抖音、快手的火爆就是證明。所有商業成功,說到底,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來實現增長。
本文由運營派作者【闖爺】,微信公眾號:【闖爺用戶增長實戰筆記】,原創/授權 發佈於運營派,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