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大魚的3個萬金油招數,讓你連竿到手酸!
更新于:2025-04-06 00:44:53

春季是什麼魚都好釣的季節,原因就在於很多魚類在冬季冬眠,整個季節幾乎不吃東西,到了氣溫回升的春季時,陸續從深水到淺水覓食。在淺水覓食時間長,被釣到的幾率會增加無數倍,這其實就是春季魚好釣的根本原因。而除了進食之外,春季也是很多魚類的繁殖期,繁殖期也是離不開淺水的,所以說春季是比秋季更容易釣魚的季節。

一、時機

釣魚都比較注重時機,尤其是在春季,因為春季的氣溫變化幅度非常大,不同的氣溫條件時魚情是完全不同的。小水面升溫更快,裡面的鯽魚最先恢復進食,所以說春釣是從小水面釣鲫魚開始的。大魚的開口稍晚一些,因為多數魚類都不如鯽魚那麼耐寒,而且釣大魚通常不會選擇長溝、野河等水面,升溫更晚的大水面釣大魚,感覺魚情遠比鲫魚來的晚一些。一般來說,驚蟄過後鲫魚就非常好釣了,而釣大魚至少晚一個節氣,比如春分前後鯉魚、鯿魚才比較好釣,要是釣草魚、鰱鱅等喜暖的魚類,通常需要等到進入晚春階段,也就是清明之後。

二 、釣位

釣大魚跟釣魚在選擇釣位上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釣各種地形特殊的明水為主,而不是選擇釣水草。春季野釣大魚時,會因為水溫的條件不同,選擇釣位的地形不同。春季最先有大魚的地方一定是升溫更快並且食物更充足的地方,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向陽大灣,這裡水淺升溫快,渾水安全性高,水流平緩食物豐富。第二是大小水面的相連處,支汊升溫更快、食物也更加豐富,相連處自然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大魚始終是膽小謹慎的,所以經過一段時間進食體力得到恢復,這些不安全的淺水地形就不太容易釣到大魚了。

春季始終是魚類覓食旺盛的季節,所以當這些最早出現大魚的地方沒大魚時,就應該選擇各種經典的魚道地形了。鏵尖、寬變窄、水中半島、灣子兩側等等才是此時的最佳選擇。我們都知道選擇釣位時不能光看地形,還要看朝向、風向,因為相同的地形避風還是逆風魚情是不同的,向陽和陰涼也是不同的。在大魚可釣的中晚春階段,一般是釣向陽為主而不是選擇釣陰涼,一般是釣逆風為主,而不是選擇釣避風,除非風力比較大。深淺的選擇也要注意,只有大魚剛恢復進食的階段所在位置會比較淺,當魚類經過一段時間進食會偏深一些,但是也比夏秋季季節淺一些。

三、釣法

釣大魚主要還是守釣為主,因為大魚的數量較為稀少,基本都講究聚而釣之,選擇合適的位置打窩,最好是採用重窩,最多中午前後補窩一次。窩料可以適當選擇粗顆粒的窩料,減少雜魚鬧窩的同時也能讓大魚進窩之後有較為充足的食物。如果是釣鯉魚,需要單獨拿出來說說,因為鯉魚在常見大魚中屬於數量多的一種。春季主攻鯉魚的話可以先走釣再守釣,走釣是因為剛恢復進食的鯉魚非常喜歡在向陽大灣拱開泥沙尋找食物,所以非常容易通過長串的魚星發現鯉魚的位置,這個時候就是追星攆泡釣法的最佳時期。等到鯉魚體力恢復之後就只能守釣了,在守釣鯉魚時需要注意,打窩的時候窩料中可以摻上一些泥土。

至於釣大魚的餌料,建議略帶腥味,因為整個春季其實都屬於水溫比較涼的季節。不管是剛恢復進食的大魚,還是準備進入繁殖期的大魚,對腥味食物都更有興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