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時代未終,傳統車企多元化發展才是正道
更新于:2025-04-05 23:55:54

在當前汽車行業,無論是合資巨頭還是自主品牌,紛紛標榜自己“全力投入”新能源領域,以此彰顯在電動化轉型上的堅定立場。然而,一個或許不那麼順耳但值得深思的觀點是:徹底放棄燃油車,可能是傳統車企的一大誤區。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在可預見的未來,普通消費者購車時仍將更多考慮汽車的實用性。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電動汽車象徵著高雅與未來,但燃油車才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作為交通工具,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目前仍面臨技術瓶頸,難以全面替代燃油車。燃油車在適用性和可靠性上更具優勢,許多消費者期望電動車能輔以出色的發動機作為“後盾”。

市場數據也反映出這一趨勢。新能源車經歷了十年的快速發展后,開始呈現分化態勢。純電動車銷量增速放緩,而搭載發動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銷量則大幅上升。

從全球視角來看,中國汽車市場僅佔全球市場的34.1%,約70%的市場仍以燃油車為主導。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中,燃油車仍然是主力軍。內燃機在行業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在遠未到放棄燃油車、停止內燃機技術研發和升級的時候。

對於那些在內燃機技術上擁有深厚積累的傳統車企而言,盲目跟風全面轉向新能源,而忽視燃油車市場,可能會使其在市場競爭中陷入困境。吉利汽車2024年的財報便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吉利汽車在2024年實現了銷量與新能源業務的雙重突破:全年銷量達到217.7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新能源銷量超過88.8萬輛,激增約92%。然而,在新能源車迅猛發展的同時,吉利燃油車的銷量也實現了27%的增長,並且燃油車板塊才是支撐吉利全年凈利潤達到166億元新高的關鍵。

再看新能源時代崛起的新勢力車企,理想、零跑、賽力斯在引入發動機后,均實現了盈利。相比之下,堅守純電領域的新勢力車企則遭遇了困境,有的已經倒閉,有的仍在虧損中掙扎。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桂生悅在業績發佈會上明確表示,吉利在堅定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相反,還將在燃油車的智慧化和節能化方面加大投入。這表明,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技術路線本身,而是對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優秀的燃油車仍有其市場價值,技術路線的多元化才是車企的明智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