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溫州出現“四角羊”,形似山海經中吃人的“土螻”
更新于:2025-04-05 23:25:00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8年10月份,有人表示自己在溫州樂清柳市的一個田園農場看見了一隻長相非常奇特的羊。

一般羊的腦袋頂上也就長著2只羊角,但是這隻羊不一樣,它的腦袋上長著4只羊角。

有兩隻角的形狀是向上的,長度大概在0.4米,另外的兩隻角長度大概在0.2米,方向向下。

這是一隻公羊,不過它的個頭非常“魁梧”,比農場裡面其他的那些公羊都要大一圈,看上去很是威風。

很快記者也得到了這個消息,於是來到農場查看情況,農場的老闆介紹說,之前將它從山東買回來的時候花了2000多,因為看它長得很可愛,所以就想讓它招攬顧客。

買來的時候它頭頂上下面的那對角比較小,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它越長越大,現在導致這隻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四角羊”,現在是農場的頭牌。

因為這隻“四角羊”與中國古老典籍《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可怕生物“土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 (lóu),是食人。”

土螻被描繪成一種生活在崑崙之丘的吃人的羊,其顯著特徵便是長有四隻角。

然而,現實中的“四角羊”卻與傳說中的“土螻”有著天壤之別。

它和其他的羊一樣,都是純純的素食主義者,不過平時它喜歡吃的東西非常多,而且還非常貪吃。

如果實在是沒吃飽,它會用自己的羊角頂人,不過一般情況下也不會使什麼力氣,只是在提醒飼養者自己沒吃飽。

而且它的性子也不像傳說中的“土螻”那樣暴躁,平時大部分時候它都非常溫柔,遊客偶爾過來摸摸頭,它也不會生氣。

所以“四角羊”一直很受遊客歡迎,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想要看看它的長相。

為了能照顧好它,農場的老闆還給它專門安排了一個單間居住,還給它請了專門的“保姆”。

按理說四角羊的生活應該過得不錯,但是很快農場老闆卻發現它似乎過得不大開心。

原來之前農場老闆買下它的時候,還有一隻母羊也跟著一起被買來了,兩隻羊的感情一直非常好。

但問題是2018年夏天的時候母山羊中暑死了,所以四角羊一直鬱鬱寡歡。

工作人員為了能讓它開心起來,曾經安排四角羊和其他母羊一起居住,想讓他重新交到朋友。

但是四角羊看上去好像十分癡情,根本就不願意和其他母羊在一起玩。

農場老闆很著急,於是四處請教專家,想要尋找健康的母羊,讓四角羊振作起來,順便也能傳承四角羊的優良基因。

那麼四角羊為什麼能長出4只角呢?

«—【·羊為何會長4只角·】—»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首先,基因突變是導致羊出現四個角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在生物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基因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發生突變。

當與羊角發育相關的基因發生突變時,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羊角生長模式,從而導致羊長出四個角。

這種突變可能是自發產生的,有的時候也會受到一些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如輻射、化學物質等。

在“四角羊”的案例中,很有可能就是由於基因突變,使得它的羊角發育出現了異常,最終長出了四隻角。

其次,遺傳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雖然山羊正常情況下是兩隻角,但在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較為罕見的隱性基因。

當這些隱性基因在特定的情況下通過遺傳組合表現出來時,就有可能導致羊出現四個角的現象。

也就是說,這隻“四角羊”的父母或祖輩可能攜帶了這種能夠導致多角出現的隱性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這些基因恰好組合在一起,使得 “四角羊” 表現出了四個角的特徵。

不過,由於這種隱性基因在群體中出現的頻率較低,所以多角羊的現象並不常見。​

此外,激素水平的變化也可能對羊角的生長產生影響。

在羊的生長髮育過程中,體內的激素起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

例如,雄性激素與羊角的生長和發育密切相關。

如果羊在生長過程中,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異常,比如雄性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干擾羊角的正常生長,從而導致羊角數量或形態的改變。

然而,對於“四角羊”而言,目前並沒有相關證據表明其激素水準存在異常,但從理論上來說,激素水平的變化也是導致羊出現四個角的一個潛在因素。​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態和特徵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且受到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羊出現四個角這種較為罕見的現象,正是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複雜性的一種體現。

不過這種變異一般不會導致其他地方出現變異,所以對人本身也不會有啥危害的。

參考:

浙江日報《溫州一農場驚現“四角羊” 形似《山海經》裡的怪獸》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