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大電池增程車”好還是“小電池混動車”好?
對於沒有用過插電混動式汽車的司機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第二個;因為這種車型本就是既能加油、又能充電的混動車型,不能固定依賴某一種駕駛模式。然而對於真正的插電混動汽車使用者而言,只要用上汽車就是不想加油、只想充電;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充電行駛成本低而且體驗好,所以選擇純電續航里程過短車輛的使用者往往都會有些後悔,再換同類型車往往會偏向“大電池增程車。”
然而還是有讀者想要抬抬杠,於是提出了“一年一箱油”的“大電池增程車”要怎麼解決汽車過期的難題——只要能解決這個難題就服氣。
相信一定有其他的汽車愛好者有同樣的疑問,現在就給出正確答案:汽油不會過期。
汽油是不會過期的。
因為汽油本就是石油分餾的產物,石油的形成是以“萬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化石燃料的形成就算達到上億年也是正常的。所以石油的產物是不考慮過不過期的,可能存在變化的只是汽油中的部分添加成分性能的變化;理論上可能會影響辛烷值,但是實際測試結果依然沒有問題。
就筆者親測過的車輛而言,放置三到四年沒有啟動過的車輛,油箱內依然殘留一些尚未揮發的汽油;待更換電瓶、機油等耗材之後,依靠剩餘汽油可以一把啟動,隨後在行駛過程中依然沒有異樣。
如果對於這個結論有質疑則可以看一看進口機油的外包裝,由於部分國家不要求機油標註保質期,所以有一些進口機油只有生產日期而沒有質保期。機油也是石油蒸餾的產物之一,同理,汽油也沒有必要考慮保質期。
“親水”的難題要怎麼解決?
在確定汽油不會過期之後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E10·乙醇汽油是無鉛汽油混合10%燃料乙醇(無水乙醇)的液體燃料;乙醇有親水性,所以長時間放置的車輛,其汽油難免會出現含水量過高的變化。
所以這個問題也需要答案。
正確答案是油箱裡的汽油根本不會有機會親水!
汽油是揮發性很強的液體燃料,液態汽油在冬季低溫環境中也會揮發;氣溫越高則揮發性能越強。揮發的汽油會變成氣態,也就是汽油蒸汽,其體積會出現膨脹——所以油箱才會設計有“碳罐系統。”其作用是通過碳罐裡的活性炭吸收燃油,之後再把空氣排出到車外,以此控制油箱內的壓力,保證油箱不會被撐破。
插電混動汽車的油箱也是一樣的,可以將其理解為“正壓。”或者理解為油箱始終往外“排氣。”而想要讓乙醇吸收水分則需要接觸到空氣中的水蒸氣,那麼在空氣無法進入燃油箱的前提下,就算用E100的純燃料乙醇,其沒有可以吸收的水蒸氣——所以擔心汽油吸水導致出現分層實際以為杞人憂天,是對燃油箱“碳罐系統”的完全不瞭解從而產生的誤解。
綜上所述,“大電池增程車”顯然是更適合主流家用車使用者的,同時也更符合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畢竟只有更少的用油才能減少排放。而之所以還有一些品牌或粉絲不承認這種車輛的優勢,核心因素無非是“大電池”的製造成本更高;僅用大容量工程塑膠油箱或金屬材質高壓油箱來提高綜合續航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才會有這一系列的所謂問題。
當然還會有另一些將汽油保質期的聲音,其主要來自加油站。
現在還會有這樣的擔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