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畝桃林繪就農旅融合致富圖
更新于:2025-04-03 03:26:51

本文轉自:鹹寧日報

赤壁茶庵嶺鎮

400畝桃林繪就農旅融合致富圖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3月24日,踏入赤壁市茶庵嶺鎮羅峰村的田園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便如同走進了唐寅筆下那如詩如畫的粉色世界,400畝桃林正迎來盛花期,繁花似海,美不勝收。

  遠處山巒青黛如墨,近處花海爛漫似霞。來自武漢、湖南等地的遊客們如潮水般紛至遝來,他們在花海中穿梭,或是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打卡,或是沉醉其中歡聲笑語,熱鬧的氛圍在山谷間不斷回蕩。

  “這花簡直美到讓人窒息!隨手一拍都是絕美大片,而且這樹上結的桃子肯定特別甜。等會兒我得問問老闆,一定要來體驗採摘。”武漢遊客周女士和閨蜜專程自駕前來,就為了在抖音上分享這裡的美景。

  春日暖陽輕柔地灑落在山脊,桃林在陽光輕撫下泛著迷人的粉色光暈。微風輕輕拂過,暗香在空氣中悄然浮動,帶著清晨露珠的花瓣尖,與林間瀰漫的薄霧相互交織,宛如夢幻之境,令每一位到訪者心曠神怡。

  “每逢週末,前來觀光拍照的遊客多得數都數不過來。”合作社負責人周海波介紹道,“基地挨著白布泉景區,路過的遊客都會被這美景吸引,忍不住停車拍照,這也為後續黃桃採摘積攢了超高人氣。”

  為了確保桃子的產量與甜度雙豐收,合作社採用科學管理方法。每個枝頭嚴格控制只留2至3朵花,如此一來,每顆桃子都能充分吸收養分,茁壯成長。在基地的蟠桃林裡,周海波一邊熟練地給桃樹梳花,一邊說道,基地種了黃金蜜1號、蘇翠1號和蟠桃3個品種,現在正值盛花期,果子將在五六月份上市。

  2019年,周海波看中了羅峰村優越的地理優勢,流轉400畝土地,立志打造赤壁市規模最大的桃樹基地。如今,他的夢想已然照進現實。合作社不僅為近百人提供工作崗位,還讓當地村民擁有了穩定且可觀的收入來源。

  “我們管理桃園始終秉持綠色生態理念,從栽培到施肥,全程使用有機肥,就是為了讓遊客摘得開心、吃得放心。”63歲的技術員鄭思道說,按照目前的生長態勢,今年預計總產量能超過40萬斤,每畝收入可達八千元。目前,合作社已經與長沙、上海等地的大型水果轉銷商簽訂了長期訂購合同,銷售管道一路暢通。

  憑藉桃樹種植產業,當地農民的錢包愈發鼓了起來。村民在基地務工,每日工資可達兩百元,這不僅讓現有的村民增收致富,還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到種桃增收的隊伍中來。桃園基地剛建設時,賀彬生就開始在這裡幹活,幾年下來,他熟練掌握種植技巧,如今也有自己種桃樹的計劃。賀彬生滿懷期待地說:“我準備先在基地附近承包10畝地試試水,要是種得好,就擴大種植規模。”

  周海波表示,對於周邊有意願發展果樹種植產業的村民,基地會毫無保留地全程提供技術支援。村民既可以選擇獨自種植,也能通過聯合種植的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果園。目前,已經有10多位村民在本村或附近村成功種起了桃樹,並且逐步開始收穫收益。

  為了將這份美麗的自然風光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茶庵嶺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以花為媒,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賞花+”主題活動,打造出鄉村春日旅遊的升級版。

  “今年我們舉辦了第一屆桃花節,目前正逐步對農家樂和民宿的經營管理進行培訓和規範。同時,通過組織文藝演出和相關主題市集等活動,豐富賞花旅遊業態,延長產業鏈,為遊客提供各類特色農產品和遊玩專案,讓大家在賞花、摘桃的同時,有更多的消費選擇,充分釋放了春日消費潛力。”村組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村裡累計接待賞花遊客數十萬人。春賞花、夏嘗果等模式,帶動了旅遊觀光、飲食服務、勞務、包裝、運輸等產業發展,農戶的收入也在逐年攀升。

  如今,這片桃林不僅為當地繪就了“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絕美盛景,一躍成為鄉村旅遊的全新亮點,更憑藉實打實的經濟收益,讓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從賞花經濟的蓬勃興起,到果實豐收帶來的豐厚回報,從最初的零散種植,發展為如今的產業集群,茶庵嶺鎮以桃樹為核心,深度融合農業與旅遊兩大產業。

  茶庵嶺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里將進一步完善周邊配套設施,帶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形成一條完整且高效的鄉村經濟產業鏈,持續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讓鄉村發展的步伐愈發穩健有力。

春耕進行時
春耕進行時
2025-03-26 00:44:27
小草莓有大“甜頭”
小草莓有大“甜頭”
2025-03-26 02:14:16
科學種植冬麥豐收
科學種植冬麥豐收
2025-03-26 06:07:03
讓甘蔗從頭甜到尾
讓甘蔗從頭甜到尾
2025-03-26 12:23:05
智慧溫室收種忙
智慧溫室收種忙
2025-03-26 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