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小米SU7汽車的一起交通事故引發了廣泛關注。事故發生在2025年3月29日晚上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遭遇嚴重意外,導致駕駛人和兩名乘客不幸遇難。
事故發生后,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上詢問,發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車是否採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針對這一疑問,寧德時代迅速作出回應,明確表示該車輛並未使用其公司生產的電池,並感謝投資者的關注。
然而,這一回應與工信部發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的資訊存在出入。根據公告內容,小米SU7標準版所採用的電池為73.6kWh的磷酸鐵鋰電池,而電池的供應商則包括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弗迪電池兩家公司。
這一矛盾的信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對於小米SU7汽車電池供應商的具體情況,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確切消息。但此次事故無疑給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相關企業和監管部門需要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和質量監管。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選擇也將更加謹慎,對於電池等關鍵部件的品質和安全性將更加關注。同時,新能源汽車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能,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