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蔚來創始人李斌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首次直面“燒錢質疑”,用一串數位揭開了這家新勢力造車的“天價帳單”:累計研發投入600億元、每季度30億元起步、2024年單車虧損超10萬元……
李斌在論壇上坦言,蔚來的研發投入“像呼吸一樣停不下來”:自成立以來累計燒掉600億元,僅2024年就砸下130.37億元,單季度最高達36.4億元。這筆錢不僅砸在三電系統、智慧座艙等基礎領域,更押注了自研5nm車規晶片“神璣NX903”和作業系統SkyOS。這顆號稱“全球最強”的智駕晶片,單顆性能抵四顆英偉達Thor晶片,而研發成本卻相當於1500座換電站造價。
但代價同樣驚人:去年採購英偉達晶片耗資3億美元(約21.6億元),80萬顆晶元武裝了20萬輛新車。李斌的邏輯是“用短期燒錢換長期省錢”,比如用一顆自研晶元替代四顆進口晶元,今年起將直接拉升毛利率。
蔚來已建成超過3200座換電站,覆蓋城市核心區甚至偏遠地區。但財報暴露了殘酷現實:單座換電站成本超300萬,日服務50單才能回本,實際僅30單。換電站年折舊+電費+人工吃掉超百億,相當於每天睜眼就欠銀行3000萬。
儘管引入寧德時代、長安等合作夥伴試圖分攤壓力,但車主並不買帳:“換電5分鐘,排隊2小時”李斌反思稱,若早三年佈局換電,“銷量和用戶滿意度會更好”。
有專家表示,重資產模式已成現金流“緊箍咒”——蔚來現金儲備420億,按當前虧損速度僅夠撐兩年。
我們浪費了很多錢。”李斌的坦誠揭開另一層真相:2024年蔚來凈虧損224億元,應付賬款高達343.8億元。多品牌擴張未達預期、運營效率低下、供應鏈管理踩坑……這些“學費”暴露出新勢力的試錯代價。
以銷售費用為例,蔚來單台車銷售成本7.1萬元,是理想汽車的3倍。王府井3000平米的蔚來中心年租金數千萬,NIO Day包機請車主住五星級酒店。
NIO Phone業務因銷量慘澹和戰略調整而被大幅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