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卉旅遊香飄八閩
更新于:2025-04-02 12:56:04

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金文欽

春回大地,全省各地以花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鎮千畝櫻花綻放,招攬遊客蜂擁而至、絡繹不絕;南平邵武市大埠崗鎮千畝鮮花怒放,壯觀異常、令人嚮往……越來越火的花卉旅遊成為今春旅遊的一大特色,為春日經濟注入新活力。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賞花、攝影、露營、交友、採購土特產……一朵小小的春日之花,不僅裝點了自然、美化了生活、滿足了人們踏春出遊的興致,還豐富了文旅消費場景、拓展了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徑,可謂一舉多得!一直以來,閩北地區因山多路險等因素,經濟社會發展相對緩慢。而今,山水之間綻放的鮮花讓越來越多的自然稟賦有希望轉化為發展動能。如果闽北有更多像赖坊、大埠崗那樣的花鎮花村,以鮮花之美、生態之美帶動當地餐飲、住宿、交通等產業繁榮發展,豈不美哉!

幾十年前,三明市開闢麒麟山公園,開放當天就湧進一萬多人。我受此觸動,寫了評論《公園與產值》,被《福建日報》採用。那時城市建公園還不被重視,三明率先創建了,不少人覺得沒必要。但我認為,建個公園,工人能在公園裡休閒,身心愉悅,從而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生產工作,不是可以創造更多產品,贏得更多產值利潤嗎?這就是精神變物質的道理吧。如今種花,開闢花園、花海,其規模與價值遠超過當年建公園了。

我省生態旅遊已在全國有相當知名度,若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花卉旅遊,有望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實現經濟與精神的雙豐收。以武夷山旅遊景區來說,在生態步道的基礎上精心佈局打造花路,不僅為武夷山景觀添色增美,更能拓寬旅遊內涵和空間,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發揮閩北優勢。當然,花路不能只在春季有,要四季都能走,將春日經濟延長為日日紅火。

如何實現賞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平衡文旅開發與生態保護,如何提升鄉村的接待能力和服務品質,如何將賞花與運動、文化等業態相融合,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有條件的地方不妨先行一步,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創新花卉旅遊的產品和服務,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為人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體驗文化的機會,推動花卉旅遊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

萬尾魚苗“躍”碧湖
萬尾魚苗“躍”碧湖
2025-04-02 0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