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花卉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更新于:2025-04-07 01:59:39

央視網消息:加強花卉產業科技創新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關鍵一環。在科研人員的妙手之下,鮮花正在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在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大棚里,記者看到,一株株人工培育的兜蘭競相開放。因環境的破壞及過度採挖,兜蘭已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2021年兜蘭全屬均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其中大部分物種為一級保護植物。

為了保護和利用兜蘭資源,科研人員通過無菌播種、組培快繁等技術實現了兜蘭的人工繁育。

科研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繁育出的兜蘭,一部分用於野外回歸,目前已在廣西木論、貴州茂蘭等地成功開展野外回歸,助力當地生態環境修復;而另一部分則用於雜交培育新品種,推動兜蘭產業可持續發展。

繡球被稱為植物中的“變色龍,在中國農科院的實驗大棚里,粉色的花朵經過科研人員的調控後就會變成藍色稀有色,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增加花色、延長花期、定時綻放、拯救瀕危,科技的“雕刻”讓“鮮花經濟”更持久更多元,給花卉產業發展打開了更多的空間。根據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佈的《關於推進花卉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今年,我國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花卉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花卉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