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跟日本斷絕關係:冒充為使節的強盜
更新于:2025-04-02 07:57:15

倭寇在明代為患中國,大致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其間,倭患的地區和程度亦不同。前期,大約在洪武、永樂年間。被亂地區主要在遼東、山東及浙江等沿海地區,以小股騷擾為主要活動方式。後期,大約在嘉靖年間,倭寇集中力量大舉進犯東南沿海地區。

其實,倭寇不僅是在明朝的土地上猖獗,即便是在本土亦會如此。

當時的日本,正處於“下克上”的大背景中,山賊橫行。那些從日本而來的“使臣”,往往會穿著一副儒僧的打扮,背地里做一些強盜的行徑。久而久之,明朝的老百姓也都察覺到這些羊皮下的狼,不再相信日本人。

例如“寧波爭貢”期間的日本使者,就是冒充為使節的強盜。

“貢使至臨清,掠居民貨。”

“其王源義政移書北韓王,令轉請遣使謝罪,廷議使臣不得仍前肆擾。”

“源義高遣使來京,還至濟寧,其下仍持刀殺人,詔嚴防禁。”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到,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來到明朝進行劫掠的情況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可既是如此,為什麼明朝政府沒有對日開戰呢?

這大抵是因為中國皇帝雖有“開疆擴土”的大志,卻沒有拓展海外領土的目光。朱元璋在臨終之前,曾囑託朱允炆不要攻打包括日本在內的十幾個“不徵之國”,便是受此思想的影響。

跑步的十條黃金法則
跑步的十條黃金法則
2025-03-26 08:30:29
定期轉存是指什麼
定期轉存是指什麼
2025-03-26 08:39:22
“天地會”:反清
“天地會”:反清
2025-03-26 1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