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湖南祁陽:
教育評價推動學前教育發展改革
作者:本報記者 趙嘉偉 本報通訊員 高志恆
《光明日報》( 2025年04月01日 08版)
近年來,湖南省祁陽市結合本地學前教育發展實際,推動“名園+弱園、名園+民園”的“1+N”同盟體辦學模式,通過同盟體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探索學前教育評價體系,有力促進城鄉教育融合。“教育評價是幼兒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祁陽市教育局副局長鄧振宇說。
黎家坪鎮中心幼稚園2021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遊戲活動試點園,開始在農村推廣自主遊戲。從手把手教搭建積木,到驚歎孩子們用輪胎架起“太空飛船”;從阻止孩子們進行泥坑探險,到共同研發防水戰靴課程……“教育不是填滿水桶,而是點燃火種。”黎家坪鎮中心幼稚園園長伍夢琴說,自主遊戲讓教師擺脫傳統“教”與“管”的思維模式,轉而成為孩子們遊戲的“支援者”和“合作者”。
在祁陽市浯溪街道中心幼稚園,每天都會傳出童謠的聲音。在校園裡,木陀螺、鐵環、布沙包等童年玩具放置在走廊和教室角落,學校設置的“民間遊戲文化角”,讓這些老物件悄然“訴說”不同的遊戲故事。
“為了擴大像祁陽市浯溪街道中心幼兒園這樣的龍頭園的示範影響作用,專家小組和龍頭園教研團隊深入每所幼兒園調研交流,“把脈問診”各園環境創設、特色創建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召開專題研討會,找到同盟體幼稚園的特色發展支點,挖掘各園辦園特色。”祁陽市學前教育管理中心幹事曾金芳說。
“大到一項課程設計,小到飲食變化,我們與同盟各園共同探討,提點子、想對策,在‘行動—思考—學習—實踐’四步走模式下實現園所特色構建。”祁陽市中心幼兒園副園長劉現玉表示。
祁陽市通過活動共研幼兒的變化,調整評價維度和評價指標體系,目前確定了8個評價體系指標和33個評價要點,逐步扭轉了“重結果輕過程、重硬體輕內涵、重他評輕自評”的評價方式。
“在新評價模式的驅動下,如今,祁陽各園所的教學特色、課程特色日趨成熟,民間遊戲、自主遊戲、自然課程等多樣的課程形式既符合園所長足發展要求又促進了幼兒的多元成長,有效化解了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學前教育‘小學化’等問題。”祁陽市教育局局長黃恩鵬表示。
(本報記者 趙嘉偉 本報通訊員 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