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個不努力的孩子,對於父母而言確實很糟心。父母真心希望孩子積極上進,努力學習,具有健全的靈魂;努力鍛煉身體,具有健康的體魄。
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3個關鍵詞,做一個深度覺察的父母
第1個關鍵詞,努力
什麼是努力?其實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之所以家長覺得孩子不夠努力,是因為孩子的努力並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而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又是從他們自身角度出發的,所以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並不能代表孩子真的不夠努力。
孩子的努力有時並不像家長所看到的那樣,比如一個孩子在書桌前坐了整整一個下午,那麼在家長的眼裡也許他們就是努力的。可是家長卻並不知道,孩子雖然把課本攤在面前,但課本下面卻藏著小說,這樣的學習顯然沒有效率,甚至都稱不上是在學習。
所以不要盲目的否定孩子,因為一旦家長總是在孩子耳邊嘮叨他們不夠努力,孩子就會產生錯覺,認為自己真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當孩子貼上了這樣的負面標籤之後,即便他們原本已經很努力了,也會漸漸變成像標籤一樣的人,甚至導致孩子自暴自棄。
第2個關鍵詞,改變
正如一個習慣的形成需要花費人們很長的時間,改變同樣也是如此,甚至會比形成習慣更困難。因為神經迴路已經在人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甚至有了獨立的生命,所以人們會下意識的不斷重複,導致習慣越來越穩固,越來越難改變。
改變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主動的改變,必須首先學會接納孩子,這不僅包括接納孩子的優點,同樣包括接納他們的缺點。只有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認可,學會客觀的看待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他們才有可能會進,這種主動的改變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但是如果家長想要被動的改變孩子,則很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因為這是在向孩子施加壓力,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控制欲。沒有人願意心甘情願的被他人控制,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他們會反抗,甚至會愈演愈烈。
孩子不願意努力,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嘗到過甜頭,比如一個孩子在他人的印象中不僅會玩,而且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時,孩子就會放棄他們暗自的努力。
因為他們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的努力被發現了,但又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他人就會說自己笨。即便是有了好成績,別人也不會說自己聰明,而是說自己學習用功刻苦,甚至會說勤能補拙。
於是孩子變得不敢努力,這看起來是一種行為上的懈怠和消極,但實際上卻是孩子緩解心理疲勞的一種方式。父母要盡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真正的理解和接納孩子,才有可能改變孩子的這種不積極的行為,讓孩子變得努力。
第3個關鍵詞,引導
我們經常會說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著重於引導而不是包辦,因為引導的真正主體是孩子,父母只是在一旁對孩子提供了適當的點撥,真正的領悟還是要靠孩子。只有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那麼孩子便會更有動力,也會朝著正確的方向越走越寬。
如何引導孩子?
1、放下心中的焦慮
家長要學會真正的接受孩子,這樣才能夠更理解孩子,心中的焦慮感也會隨之減少,只有家長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才能夠對孩子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當家長願意接受現實之後,才會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從自身出發尋找前因後果,也許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
2、挖掘孩子內驅力
孩子的內驅力是隱藏在內心的,其實就是孩子內在的動力,只是很多時候不會主動表現出來,而是需要外界的激發。想讓孩子的內驅力得以表現,那麼就必須挖掘孩子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永動機,孩子只有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時,才會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並且持之以恆。
家長這時可以説明孩子進行規劃,為孩子制定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雖然這些小目標是大目標的分解,但是只要孩子能夠完成其中一個,就能夠得到相應的獎勵。這種方法自然能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也許孩子是為了獎勵,也許孩子是為了真的進步,總之他們的內驅力都已經被激發了出來,自然離夢想也會越來越近。
説明孩子從改變自我做起
1、改變我們的眼睛
我們眼睛能看到的事情其實都有著兩面性,也許大部分人會盯著其中一面,但是我們也要盡量把事情看得全面,這樣才能夠促進孩子進步。也就是說孩子在他人的眼裡也許不是很優秀,但是父母要學會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這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一直保持,直到有所進步。
2、改變我們的耳朵
孩子有時會口出狂言,說一些自大甚至目無尊長的話語,這是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勃然大怒,把孩子劈頭蓋臉的責駡一頓。卻從來不會關注孩子的內心,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是不是受到了委屈或者有什麼需求。這隻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淡,因為他們覺得父母不理解,甚至都不想理解自己。
3、改變我們的大腦
孩子有時對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這也許只是因為他們遇到了難題,希望得到他人的説明。父母此時要盡量給予孩子溫暖,告訴孩子不管如何自己都會站在他們的身邊,讓孩子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和包容,不要用固有的思維去衡量孩子,家長才能盡量多的看到孩子每一點的進步。
改變一個不努力孩子真的是不容易,我們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也許首先得做出改變,孩子才能慢慢改變,只要孩子肯改變,肯努力,不管任何時候,都不晚,多鼓勵和支援,信任,理解我們的孩子,聽聽我們的孩子心裡怎麼想,因勢利導,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