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長期吃肉有關?專家揭秘:這5種肉應少吃
更新于:2025-04-01 09:38:34

作為一個典型的肉食族,大叔從年輕的時候起就無肉不歡,幾乎每頓飯都得有肉,尤其偏愛吃紅燒肉。

老伴兒總勸他少吃點肉,多吃點菜,但每次都當耳旁風。

前段時間,大叔被腹痛、排便不規律所困擾,起初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就自行買了點藥服用,但效果並不理想,後來更是出現了便血癥狀

察覺不對的劉大叔,趕緊在老伴兒的陪同下到了醫院檢查,卻被查出直腸癌

大叔怎麼也沒想到會被腸癌盯上,老伴兒卻認為他的腸癌與長期吃肉有關。

一、癌症高發,是長期吃肉引起的嗎?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006-2010年納入英國生物樣本庫的474985名成年男女受試者,進行了8年的隨訪,結果發現經常吃肉太多和25種疾病有關

適量吃肉能夠預防缺鐵性貧血、提高免疫力,維持正常的激素分泌等,吃肉太多會增加疾病風險主要與下面三個原因有關!

1、高嘌呤

牛羊肉、腦花、雞胸肉、肝、等肉類本身屬於高嘌呤食物,吃多了會導致體內的尿酸升高,增加腎結石、痛風等的風險。

2、高熱量

肉類吃多了會導致脂肪和熱量攝入過多,膽固醇增加,更容易被高血脂、胰腺炎、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盯上。

3、增加致癌風險

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屬於2A類致癌物,吃多了會增加腸癌、胃癌等癌症的風險。

既然長期吃肉會增加疾病風險,那我國癌症高發是不是長期吃肉所致呢?

復旦大學醫學博士汪小歡表示:癌症的致病因素很多,一般與遺傳、年齡增長、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外界環境、感染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

致癌因素眾多,不能單純將我國癌症高發歸因於吃肉太多,不過有些肉確實可能會致癌,還是要注意忌口的。

二、這5種肉可能有害還致癌,真的要少吃

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吃不對的話很可能會被疾病盯上。這幾種肉可能有害會致癌,一定要少吃!

1、高溫烤肉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郝孟忠提醒:燒烤食物時可能會產生致癌物,經常食用可能會增加腸癌、胃癌等的發生風險,盡量要少吃烤肉。

2、加工肉類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表示:火腿、香腸、肉罐頭、臘肉等加工肉類中含有很多硝酸鹽、亞硝酸鹽等物質,吃多了會增加胃癌風險。

3、雞雜碎

雞雜中一般包括肝、胗、腎等部位,裡面可能會有一些有害代謝物殘留,因此不能頻繁大量食用。

4、腺體

牛、豬、羊等動物的腎上腺、甲狀腺等腺體屬於有害器官,攝入後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因此一般不建議食用。

5、魚“黑衣”

魚體內腹腔部位會有黑色膜衣,用來過濾水裡的重金屬,這部分含有很多溶菌酶、類脂質等,一般不建議食用。

三、牢記“三多三少”,讓吃肉更健康營養

肉類能為人體提供一定的營養物質,因此要吃肉,而且要學會健康的吃肉。健康吃肉要注意“三多三少”!

1、多吃鮮肉,少吃加工肉

火腿、臘肉、培根等加工肉中,含有亞硝酸鹽,食用後可能會形成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吃肉建議多吃鮮肉,少吃加工肉。

2、多吃肉,少吃皮和內臟

不少人希望通過吃皮來補充膠原蛋白,但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脂肪攝入過多,人也變得肥胖。而動物的內臟中可能會有代謝廢棄物、重金屬等物質,膽固醇含量也高,不適合多吃。

3、多吃白肉,少吃紅肉

雞肉、魚肉、鴨肉等白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少,可以適當多吃,而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也要適當食用,可以少吃點。

有人將我國癌症高發歸因於長期吃肉,但其實致癌因素有很多,並不能單純讓吃肉背鍋。

不過,為了身體健康,平常要少吃加工肉、烤肉、雞雜碎、腺體等。吃肉時要注意“四多四少”,學會健康的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