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古建築之殤:世界最大宮殿塌牆、近百年老橋坍塌、670座寺廟損毀
更新于:2025-03-30 15:58:48

據央視新聞,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新聞資訊組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月29日晚,本次強震已在全國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有139人失蹤。此次地震也導致緬甸全國特別是曼德勒地區大量古建築、文化遺跡受損,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曼德勒皇宮宮牆倒塌,已有91年歷史的地標老建築阿瓦大橋部分坍塌……

每次大地震都是古建築之殤、文化遺產的劫難。截至目前,此次地震已造成哪些古建築和文化遺跡受損?它們在本國或當地都有何種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哪些受損消息是確認的,哪些是語焉不詳的?上游新聞根據公開報導進行了梳理。

世界上最大宮殿曼德勒皇宮

據瀟湘晨報,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強震後,距離震中不遠的曼德勒皇宮宮牆倒塌,網路上已有大量實景圖片傳出。該皇宮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宮殿,宮牆內的一座塔樓也坍塌了。據悉,當地多處樓房出現倒塌傾斜,磚塊散落街道。

3月28日在緬甸曼德勒省拍攝的地震後受損的曼德勒皇宮圍牆。新華社

據報導,曼德勒皇宮是緬甸貢榜王朝的宮殿,始建於1857年,皇宮呈正方形,紅磚宮牆,牆外有護城河。宮內有104座大殿,整個建築為木結構,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1989年,緬甸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並對公眾開放。皇宮佔地面積400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另據封面新聞,曼德勒護城河與城牆,是貢榜王朝皇宮(1859年建成)的核心防禦體系,也是東南亞現存最寬的護城河之一,護城河倒映城牆的景觀,是曼德勒的標誌性畫面。

91年曆地標老建築:阿瓦大橋

據封面新聞援引緬甸媒體報導,連接曼德勒省與實皆省的地標性建築——阿瓦大橋(也稱實皆大橋),在此次地震中(部分)坍塌。該橋最初由英國殖民政府於1934年建成,兼具公路和鐵路功能。這座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毀壞,後經過重建並沿用至今,是緬甸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3月29日,緬甸曼德勒,倒塌的阿瓦大橋。視覺中國

緬甸(中國)雲南商會會長楊興繼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離震中最近的城市實皆市受地震影響非常嚴重。地震發生後,幾乎沒有任何資訊傳出來,一度成為“孤島”。楊興繼說,實皆市與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緊鄰,由阿瓦大橋相連。阿瓦大橋在地震中已經損毀,給車輛或救援力量進入實皆市造成困難。

據央廣網,3月28日緬甸發生7.9地震,曼德勒伊洛瓦底江上的地標性建築物阿瓦大橋部分坍塌,橋體被擰成“麻花”。據悉,這座具有91年歷史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34年英國殖民時期,是緬甸中部地區重要的公鐵兩用交通樞紐。阿瓦大橋曾在二戰期間遭受損毀,後經重建後一直服役至今。

世界最長柚木橋烏本橋

據封面新聞援引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地震導致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多處古建築、文化遺產受損,包括前文提及的曼德勒皇宫。“曼德勒陷入危難,是我生命中最心碎的時刻。”眼見眾多文化遺產受損,一位外國網友痛心地說。有消息指出,受緬甸地震影響,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烏本橋受損。

2018年11月,緬甸曼德勒,烏本橋落日。視覺中國

烏本橋落日號稱世界十大日落美景之一,位於曼德勒市區南部11公里處,橫跨東塔曼湖,由貢榜王朝敏東王於1851年主持修建,最初為解決雨季低窪地區交通問題而建,全長1200米,由1000多根柚木橋柱支撐,橋柱間距約3米。為避免腐朽,全橋採用珍貴柚木建造,未使用一顆鐵釘,僅通過榫卯結構連接,歷經170餘年仍保持堅固。在當地,這座橋有個好聽的名字——情人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中、橋尾共建了6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避雨。烏本橋是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遊客眾多。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儘管有媒體報導烏本橋受損,但沒有具體受損情況的報導,也沒有相關視頻和圖片傳出。有加V博主在微博上發佈視頻稱,有中國網友去曼德勒旅遊剛好遇上地震,親眼看見烏本橋附近的寺廟倒塌,地面開裂,但未提及烏本橋受損一事。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有多位網友曬出自己之前去曼德勒烏本橋旅遊的照片,並詢問“烏本橋,地震後你還好嗎?”截至發稿,沒有網友給出是否受損的文圖。

世界遺產“萬塔之城”蒲甘古城

據紅星新聞、羊城晚報,緬甸發生7.9地震后,震中附近的曼德勒皇宮及蒲甘古城均有一定程度受損。

2013年10月,緬甸蒲甘,航拍古城的各種佛塔。視覺中國

蒲甘古城是緬甸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201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蒲甘王朝曾先後在此建造萬余座佛塔,故被稱為“萬塔之城”,現仍存有兩千多座,是緬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網路盛傳蒲甘古城被損毀,但實際為2016年的地震舊照。封面新聞

另據封面新聞,此次地震發生后,網上出現了很多蒲甘古城內佛塔坍塌損毀的照片,引發眾多網友擔憂。但經過記者仔細對比,這些圖片大多數來自2016年蒲甘6.9級地震之後的受損照片。而3月28日地震後,尚未有蒲甘古城受損的官方消息傳出。記者多次嘗試與遺址地的酒店、旅行社等聯絡,但截至發稿仍無法接通。

據多位當地網友所述,蒲甘古城未遭到太大破壞。“蒲甘的古老遺跡依然矗立,但那些看不見的損傷仍令人深深憂慮。”有網友提醒,雨季來臨前必須對這些遺址進行徹底評估,“哪怕最細微的裂縫,也可能危及這些永恆瑰寶。”

另據紅星新聞、羊城晚報,2016年緬甸發生6.8地震,中緬專家曾合作修復受損佛塔400多座。其中,他冰瑜佛塔是蒲甘最高的佛教建築,也是緬甸最著名的佛塔之一,修繕專案於2022年1月8日在緬甸古城蒲甘啟動。據參與修復的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吳沄介紹,此次緬甸7.9地震后據瞭解,他冰瑜佛塔安然無恙,中方在緬修復人員也都安全。據瞭解,他冰瑜在緬語中意為“巨集大”,該佛塔建於1144年,塔高66米。

曼德勒地區670座寺廟290座佛塔

另據封面新聞報導,除曼德勒皇宮外,摩訶牟尼佛塔的入口拱門、瑪索因達瑪拉基塔寺的部分建築,也在地震中受損或坍塌。據中國日報網,強震導致曼德勒當地瑪哈牟尼寺嚴重損毀。當地公路因地震遭到嚴重破壞,部分路面出現斷裂情況。

2025年3月28日,緬甸曼德勒,民眾在觀察倒塌的馬哈彌陀佛塔。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根據緬甸國家管委會新聞組3月29日的通報,此次強震造成曼德勒地區1591棟房屋、670座寺廟、60所學校、3座橋樑和290座佛塔被損毀。隨著災情統計的細化,基礎設施的受損數據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上游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廣網、封面新聞、紅星新聞、羊城晚報、瀟湘晨報、中國日報網等

桃花灼灼迎客來
桃花灼灼迎客來
2025-03-26 0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