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技巧揭秘:醫生提醒3個禁忌,看看你的午睡是否達標?
更新于:2025-03-29 08:40:24

許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機能也在逐年下降,似乎已經沒有了年少時那渾身使不完的勁兒。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午睡稱得上是身體最好的“修復劑”,適當午睡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力,還可以消除疲乏、預防冠心病、説明身體增強免疫力等。

然而,午睡也是一門技術活,並不是每個人的午睡都是健康的,若是讓一些不健康的行為伴隨於午睡中,最終會導致自己的健康亮紅燈。

那麼,如何才能夠保證午睡是健康的呢?記住午睡“3不要”,健康長壽自然來。

1.不要睡得太久

午睡究竟應該睡多久?這是人們一直討論關心的話題。事實上,午睡的時間太長或者太短,對健康都沒有好處,反而還會給健康增加一些負面影響。有研究顯示,如果午睡的時間超過了40分鐘,可能會導致身體患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而將午睡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後,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病幾率就會隨之下降。由此來看,將午睡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會更有益於健康。

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不同,在制定午睡時間的時候,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午睡時長。

2.不要飯後立即午睡

吃完午飯後,能夠美美的睡上一覺,可謂是很幸福的事情了,但這種行為卻不利於健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剛剛吃完飯後,身體需要將精力聚焦於消化,也就是說大量的血液會聚焦於腸胃,以滿足腸胃的消化、吸收。

如果這時候立即睡覺,大腦在睡眠狀態下也需要血液運送大量的氧氣和能量來維持運轉,這就造成了腸胃和大腦相互爭奪血液的情況,最終就是兩個部位都會出現供血、供氧不足。所以,吃完飯後最好是先休息30分鐘,待肠胃将食物消化的差不多了,再考慮午睡,這樣就不會造成健康的負面影響了。

3.不要趴著午睡

很多人對於午睡,其實是比較隨意的。特別是在午休時間比較緊張、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這種睡姿不僅不利於睡眠,還會對身體的局部造成壓迫,以至於身體出現血供不足、麻木等。

因此,建議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可以創造條件躺著睡覺,這樣既有利於血液迴圈,滿足血液對全身各個部位的供應,又不會造成壓迫,出現腿腳麻木等。如果因為場地不足,可以自己攜帶一個可以摺疊的睡床,這樣就能夠釋放自己的脖子、雙手,在短短的午休時間,保證高品質的睡眠。

除此之外,大家在午睡時,還需要注意保暖防寒,特別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不注意午睡的細節,就有可能會因午睡而感冒。另外,建議大家可以在午睡后,多活動一下,這樣能夠幫助身體提升氧攝入量,從而更好地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