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一種感覺,突然間耳朵里出現了嗡嗡的聲音,或者一隻耳朵聽不太清楚,甚至有點兒耳鳴,像是機器的低頻聲,或者像蟲子在耳朵里飛。
你心裡可能會想:這不就是耳朵的問題嗎?就去看看醫生開點葯不就行了?
別急!有時候,耳朵的這些“小信號”,可能並不只是耳朵出了問題,它們有可能是在提醒你——大腦可能正遭遇著一些隱形的危險,甚至是腦梗的預兆。
我在醫院裡待了這麼多年,看到的病例不少,其中很多患者起初就是因為耳朵的癥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結果等到病情發展到較為嚴重時,才發現原來是腦梗的前兆。
那麼,耳朵和腦梗究竟有什麼聯繫呢?耳朵的聽覺功能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和大腦的血液供應、神經系統密切相關。
如果腦部的某個區域由於血流不足,或者腦血管出現了堵塞,那耳朵就有可能成為第一個發出信號的地方。
說到耳朵問題,很多人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耳鳴,聽力下降,偶爾的堵耳感,甚至是耳朵發悶,這些通常都歸結於耳部疾病、感染,或者大環境的噪音影響。
殊不知,這些“耳朵氣候”其實有時是在提醒你:腦梗的前兆正在悄然來襲。
耳朵和大腦之間有一條不為人知的“隱秘通道”,它通過血管的交錯、神經的反應,時不時發出一些信號。當你耳朵感覺不對時,可能大腦已經發出“預警”。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年輕的男性患者,他年紀不到四十,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任何顯著的慢性病史,飲食也算規律。
然而,他突然在兩個月內頻繁出現耳鳴和右耳輕微聽力下降,第一,他根本沒重視,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或者是手機用多了。
直到耳鳴越來越頻繁,而且有時出現耳朵的“堵塞”感,他才決定來看我。
經過詳細的檢查,竟然發現他的大腦右側某個小血管出現了輕微的堵塞,雖然這時候他還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腦梗癥狀,但耳朵的異常表現,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寶貴的預警信號。
耳朵的血液供應依賴於連接內耳和大腦某些區域的血管,特別是那些穿過小腦和大腦交界區域的血管。
所以,任何腦血管的輕微堵塞或不暢,都可能通過耳朵表現出來。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患者,血管內壁的改變更容易影響到耳朵的正常功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有一類人群很容易忽視頸椎問題對耳朵的影響。他們常常覺得脖子痛、肩膀僵硬、耳鳴這些癥狀不過是“日常微病”,隨便休息一下就好。
然而,頸椎問題,尤其是頸椎動脈受壓,往往是腦梗的隱形“幫兇”。你知道嗎,頸椎的異常會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耳部的不適。
就拿我曾經接待的一位辦公室白領來說,她總是坐在電腦前工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脖子逐漸僵硬。某一天,她突然感到耳鳴和輕微的耳堵感,伴隨有頭暈的癥狀。
她沒怎麼在意,以為是自己工作太累,給脖子松松筋,休息幾天就行了,可是,癥狀不僅沒緩解,反而愈發嚴重,甚至發展成了兩耳聽力減退。
經過檢查,發現她的頸椎出現了明顯的退化,導致頸椎動脈受壓,影響了大腦供血。雖然她並未出現明顯的腦梗癥狀,但這種頸椎問題帶來的耳朵異常,早早提醒了我們應該關注腦梗的風險。
頸椎動脈的壓迫往往會導致大腦部分區域的血液供應減少,這時耳朵就成為了第一感知的“前哨站”。而我們往往對這類癥狀的忽視,導致了很多潛在的健康危機。
有時候,人們醒來時會感覺耳朵不太對勁,像是被什麼東西塞住了,或者聽到了持續的嗡嗡聲。
早晨起床時,體內的血液循環剛剛恢復,如果你的血壓不穩,或者頸部、腦部血管有輕微的堵塞,往往會出現耳朵“堵”住的現象。
我接診過一位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他每天早晨起來都感覺耳朵發悶,甚至有耳鳴,開始時,他覺得也許是睡覺的姿勢不對,便沒有引起過多關注。
如果有人開始感覺到耳朵不舒服,而且這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頭暈眼花,那可能不是小事。
檢查後發現,這可能是因為大腦里的血管開始硬化了,特別是早上,血液迴圈不太順暢,耳朵就成了第一個受影響的地方。
這就像是個警鐘,提醒我們早上耳朵不舒服,可能不只是耳朵的問題,而是大腦血流不順的一個信號。
這種現象在一些高血壓患者中尤其常見,因為高血壓會加速血管壁的硬化,使得血液流動變得不暢,特別是在早晨,血壓的波動往往會加劇這個問題。
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壓,或者早上起來耳朵總是不舒服,最好早點去看看醫生,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耳朵不適背後的原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而且這些信號在不同的人群中表現形式各異,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把耳朵的不適歸結為“普通病症”。
如果你經常感到耳朵不適,或者耳鳴、耳堵感反覆出現,最好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避免錯過了處理早期癥狀的最佳時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腦梗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1]王軍.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與優質護理在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