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音樂人齊聚,第二屆粵港澳流行音樂唱作大會在珠海成功舉辦
更新于:2025-03-28 22:41:51

3月27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文化館、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承辦的第二屆粵港澳流行音樂唱作大會頒獎晚會暨優秀作品展演活動在珠海市香山文化藝術中心成功舉辦。

經過初選、複賽和決賽的激烈角逐,最終評出群文組《海珠暢遊》等金獎作品5個,《南沙的月光》等銀獎作品5個,《因為你的愛》等銅獎作品5個,專業組《心之海濱》等獲評“Top5金曲”

延續賽事IP,助力灣區文化交融

本屆大會延續了原創流行音樂活動IP,以音樂為紐帶助力粵港澳文化交流交融,用原創音樂串聯起城市溫度、共述灣區情懷。

大會在群文組基礎上創新設置了專業組,通過騰訊音樂娛樂平臺,廣泛開展活動宣傳及作品徵集。自活動啟動以來,粵港澳三地反響熱烈,眾多音樂愛好者、專業創作人員積極投稿,大會共徵集到原創流行音樂作品3453件,涵蓋流行、國風、搖滾等多種音樂風格,其中既有以粵語、客家話等方言創作的本土化作品,也有融合傳統音樂和現代潮流元素的創新之作,生動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多元文化的交融與創新活力。

齊聚灣區音樂人才,精品力作風格多樣

近年來,粵港澳流行音樂愛好者和工作者不斷探索、持續創新,推動音樂元素和風格不斷推陳出新。在本屆大會決賽及展演活動中,來自粵港澳三地的音樂人齊聚一堂,以歌會友、交流切磋,共話流行音樂創作發展,為粵港澳地區流行音樂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會湧現出一批反映社會新發展、引發聽眾共鳴的好作品,如展現大灣區活力的《南屏北山》《傳奇深圳》,歌頌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荔美鄉春》《返鄉下》,講述百姓故事、個人成長與溫暖歷程的《圍屋沒有老去》《山下紫色的風》《little love》等歌曲,充分體現了粵港澳流行音樂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推動文化惠民,以公共文化喚醒“公共記憶”

活動期間,除了精彩的決賽及展演活動,本屆大會還精心策劃了展覽、講座等系列文化活動,多方位展現了大灣區流行音樂的融合發展成果。

其中,以“時代與永恆”為主題的專題展覽,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顧廣東流行音樂在20世紀80至90年代的黃金歲月,喚醒共同記憶,讓藝術走入群眾、融入生活;講座活動邀請業內人士分享寶貴的創作經驗與藝術感悟,並圍繞原創粵語歌曲展開深度討論,進一步激發群眾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與熱愛,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的無限魅力。

第二屆粵港澳流行音樂唱作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灣區音樂人搭建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展現了灣區音樂的多元魅力,更以音樂為橋樑,深化了粵港澳文化的交流交融,用動人旋律奏響了粵港澳協同發展的時代強音。

南方+記者 趙媛媛 通訊員 粵文旅宣

【作者】 趙媛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