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智慧財產權與科技資訊分析權威機構科睿唯安發佈202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中國大陸有6家企業入選,其中3家企業來自深圳,騰訊、華為雙雙進入前十強,連續3年上榜的瑞聲科技排名第90位。
據悉,中國大陸入選企業包括騰訊(2)、華為(9)、京東方(12)、螞蟻集團(77)、瑞声科技(90)、寧德時代(91)。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在排名提升方面的表現非常突出,在所有國家/地區中位居第二。
202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上,騰訊排名第二,華為第九。圖源:202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
南方+記者瞭解到,從2012年起,科睿唯安以專利數量和品質、專利情況的全球分佈、專利引用與授權情況為主要標準,並在2025年新增了可持續發展、社會福利、高效流動、互聯互通與自動化等“五大創新巨集觀力量”框架,遴選出最新100家引領全球技術創新的前沿機構。2025年榜單通過對全球發明數據進行全面比較分析,評估每一項專利創意的強度,所採用的衡量指標與其創新實力直接挂鉤。
瑞聲科技連續3年上榜,此次排名第90位。圖源:202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
從結果來看,海外營收遠超國內營收的日本企業是該榜單的最大貢獻者,共有33家企業上榜,但比去年減少5家。美國共有18家企業上榜,近年來數量有所下滑。
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總計上榜19家企業,韓國上榜企業達到8家。中日韓合計上榜60家企業,顯示出東亞企業是上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力軍。
此次在202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進入前十的騰訊和華為,同時也是中國研發投入資金最多的兩家企業。
華為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1797億元,創歷史新高,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人民幣。
騰訊2024年研發投入707億元,截至2024年底,騰訊全球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8.5萬件,授權數量超4.5萬件。
騰訊和華為也紛紛大舉投入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
以騰訊為例,自2016年成立AI Lab以來,持續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2023年發佈自研大模型混元,2024年顯著加大投入,邁入AI驅動的新發展階段,近期騰訊混元已推出系列開源模型,覆蓋文本、圖像、視頻和3D生成等多個模態。面向廣大個人使用者的大模型產品騰訊元寶在春節前明顯加速了研發推廣力度,目前已接入了DeepSeek V3、DeepSeek R1、混元T1正式版和混元Turbo S四大模型,擁有四個“最強大腦”。
華為3月31日新發佈的2024年年報中,提及人工智慧和AI近500次。2024年,華為計算產業得益於提前十年的佈局,抓住AI機會取得較大增長。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年報致辭中13次提到人工智慧和AI。她指出,人工智慧是人類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最大機會,也是長期機會。在大機會時代,華為拒絕機會主義,聚焦構築產品核心競爭力,致力於把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帶給客戶,不焦慮、不迷失、不冒進,不被短期泡沫驅動,扎紮實實打造根技術,精益求精走好每一步。
中國資訊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人工智慧+”不僅能夠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還能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南方+記者 馬芳
【作者】 馬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