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來我司裁員了
更新于:2025-03-27 13:22:56

撰文 | 孫   玥

編輯 | 龔   正

“誰家好公司開始用AI裁員了?”

最近兩個月里,AI的全民認知普及,跑出了中國速度。最焦慮的莫過於商界和職場,資本家迫切探求AI能多大程度降本增效,打工人暗自憂心飯碗不保。

DeepSeek橫空出世以來,很多企業把它引進人力系統,和HR打配合,從最基礎的篩選簡歷、到裁員、智慧提高員工績效,DeepSeek儼然已經成為“影子人力資源副總監”。

#01

AI下崗潮

“一天篩選100份簡歷,眼都看花了,現在一分鐘讓AI給你做完。”

最近,自由AI企業培訓師黃小仙受邀來到一家大型工業互聯網企業講課。面對台下掌管打工人“生殺大權”、又疲憊不堪的HR們,黃小仙用DeepSeek完美演示了“如何從100份簡歷里,篩選出3份最符合招聘需求的簡歷”。

人事部學員們眼前一亮,卻沒料到學成歸來,等待他們的是翻10倍的KPI——從此前每天看100份簡歷,變成每天1000份。

DeepSeek爆火至今兩個月,精明的企業老闆們,一直雙眼緊盯著這股AI潮流,每天朝思暮想的一件事,都是如何用這個最新工具,重塑企業各流程,劍指減員增效。

像聘請黃小仙這種外部智囊、購買他們的AI內訓課,便成為了老闆們釋放焦慮情緒的一個出口。

篩選簡歷,只是DeepSeek的初階威力,更能展現它“殺伐決斷”的是,把自己變成懸在打工人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黃小仙今年還培訓過一家互聯網公司,他用AI來重塑制定員工的KPI考核、薪酬機制。

核心運算邏輯就是:減員、增效、東邊省成本、西邊再把省下來的成本用於激勵,撫慰打工人對KPI上漲的抵觸情緒。

其結果就是:程式師從100人直接裁到20人,財務數據好轉,老闆樂開了花。

AI企業培訓師們,也在這一輪輪的實戰中,洞察了自己工作的真諦——現階段不是要用AI替代人類,而是要幫老闆淘汰學藝不精的員工。

圖|大型DeepSeek企業內訓 來源:小紅書@中培職場規劃師

當然AI培訓師們,也不是一心一意為老闆賣命的天使。都是人精,他們也會夾帶私貨。

今年2月,劉晉就職的北京某傳媒國企組織了一場線上DeepSeek企業培訓。只有一課時,請來的講師,主要介紹DeepSeek的概況、在工作場景中的基礎用法。

對於這種“走個形式”的國企AI培訓課,精髓不在於內容,而是講師的個人魅力和講課技巧。劉晉課後的最大感想就是,“講得蠻賽博的,開的玩笑也挺有意思”。

點睛之筆在課程結尾處,這位請來的講師,巧妙地在話鋒轉換之中,向學員們推薦了除DeepSeek外的另一款AI工具——360出品的“納米AI”。

“納米AI”是360創始人周鴻禕的傑作,本身並不高精尖,其定位僅是傳統網頁搜索的升級版,其深度思考模式也是接入的DeepSeek-R1模型。但奈何周鴻禕行銷成精,宣稱“下載納米AI,就向粉絲送100輛國產新能源車”,新使用者能拉到多少是其次,最關鍵的是熱度、熱度、熱度。

劉晉公司請來的這位講師,雖然沒有直白到亮出自己的納米邀請碼,但從他推薦AI工具的專業度也能看出,這類所謂DeepSeek企業培訓課的本質,跟賣老年人保健品一脈相承。

#02

AI培訓經濟

人類互聯網發展史上,但凡一項新技術誕生,率先變現的,往往是兩項輕量級應用,一是服務人類“食色性也”的本能需求,二是賣課。

2023至2024年,ChatGPT引發了一輪AI培訓經濟潮。有網友調侃,“當今時代有兩大AI教父,美國有OpenAI的Sam Altman,中國就有李一舟。”

李一舟的專業頭銜是清華美院博士,之所以能跟真正的AI教父跨界比較,是因為他審時度勢,推出小白AI線上課《每個人的人工智慧課》,售價199元,2023年銷售額約5000萬,是Sam Altman年薪的10倍量級。此外還有售價6998元的進階AI課程。

這再次驗證了一個很樸素的道理: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李一舟的行銷套路與當下的AI企業內訓課並無二致,都是利用中國人的國民性在做生意——對新知的焦慮,人人都不想焊死在起跑線上。

若說李一舟的課程有點乾貨,近200元的售價倒也忍了,但據買了課的很多消費者反饋,其課程僅限於教學員用AI工具聊個天,輸入關鍵詞生成似是而非的圖片,沒有任何增量資訊,且課程中還夾帶李一舟的個人讀書心得、成功學雞湯等私貨。

在AI培訓市場亂象的廣泛爭議聲中,推出納米AI的周鴻禕多次公開批評李一舟。他認為AI科普應免費,而360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有義務擔此重任。

2024年2月,李一舟AI課在微信小程式被下架的次日,周鴻禕在直播中官宣360免費AI培訓課程。第二講的主題正是“企業如何擁抱AI”,這讓正在拿著錢為企業進行AI內訓,並在內訓中夾雜私貨推薦納米AI的講師們情何以堪。

也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AI也改變不了人類社會的叢林本質。

圖|周鴻禕推出免費AI課

#03

AI內訓師行業供需

AI培訓經濟被認為始於2023年ChatGPT推出,之後行業每推出一款現象級應用,都會為AI培訓市場注入一針激素,從2024年推出的Sora到2025年爆火的DeepSeek概莫能外。

中國人每人心中都有一個“風口學”,風來了,一定要為自己努力插上飛上天的翅膀。這股子韌勁,首先體現在AI講師供給端。

AI自由講師黃小仙表示,今年開始從事AI企業內訓的人,大部分是從其他領域的營銷諮詢、品牌定位、人力資源轉型而來。他們將原本的講義內容加上AI熱點,客戶轉化率便得到大幅提升,本質依然是收割邏輯。

但他們的良心並不妨礙他們賺取高額出場費。據說只要把自己的頭銜,掛上阿裡巴巴、IBM、華為等知名企業的專家講師,出場費一般都能過萬,這不比坐班打工強。

而需求端,分為兩個市場。

一是高舉高打的國央企市場。國資委下達明確指標,將人工智慧列為央企“十五五”規劃的核心任務之一,強調通過培訓提升央企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能力,各大國央企需帶頭執行。

二是以下沉市場的中小企業居多,它們呈現出對一線城市前沿信息的饑渴。

AI講師們多半會來到省會城市辦講座,它能對周邊地域企業產生虹吸效應,實現交通、住宿、收益上的最大性價比。講座會按人頭收費,中小企業老闆或管理層往往比較積極,這也方便講師們借他們的朋友圈,產生二次傳播。AI第一講往往是免責聲明,讓學員們不要把AI過分神化,這也是講師們為自己提前找個台階下。

相比較於這種位於廳堂內的培訓市場,中國還有一個更廣大的草根培訓市場。

只要打開閒魚、抖音、小紅書,就能發現“三天精通AI,月球入場10萬”的9.9元DeepSeek入門課鋪天蓋地,課程多半掛上的是清華大學推出的免費手冊《DeepSeek:從入門到精通》。

還有另一波自媒體帳號,靠揭發AI培訓騙局建立專業靠譜人設,打著幫大家避坑的旗號賣DeepSeek學習資料。說來說去,沒有誰比誰更高級。

在這場AI培訓盛宴中,企業老闆是第一波吃餅的人,員工則被迫通過AI培訓分攤老闆的生存壓力。而深諳風口學的講師們,率先將科技強國的第一波紅利收入囊中。

割韭菜怎麼不算一種經驗付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