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擁抱MCP,這個智慧體的安卓
更新于:2025-03-28 09:38:31

MCP(模型上下文協定,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含金量正在變高。

今天,OpenAI決定擁抱競爭對手Anthropic推出的這款AI互操作性工具。山姆·奧特曼在X上宣佈,現在就可以在旗下Agents SDK里使用它,很快,ChatGPT桌面應用和Responses API也會跟上。Anthropic首席產品官邁克·克裡格(Mike Krieger)表示歡迎,並稱MCP已經從最初的一抹微光蓬勃發展為行業的開放標準。

MCP協議發佈於去年年底。它定義了模型與應用之間交換上下文資訊的方式,讓開發者能夠以統一的方式,將各類本地或雲端的數據源、工具和服務,與大模型相交互。Anthropic 官方的比喻是,它就像一個USB Type-C,讓支援這個協定的不同工具,都能隨插即用地連接到大模型。

有了它,各類外部工具,與這個“萬能轉接頭”對接就好了,不需要與大模型一一對接。M×N的問題,轉化為了M+N。生態越繁榮,減負越見效。

2025年是智慧體元年。我們曾展望在這一年裡,多智慧體將加強協作與互動。智慧體的互操作性越強,智慧體經濟的網路效應就越強,提供這種互操作性的基礎設施也就越受歡迎。套用黃仁勳的話術,就是“現在接入的越多,未來接入的越多”。

從發佈至今的一個季度時間里,MCP協定是所有開源框架里跑得最快的。MCP剛推出不久,就受到了早期接受者的歡迎,除了Anthropic旗下的Claude,還包括Block、Apollo與Replit等公司。

今年,中國初創企業發佈了Manus,這款號稱“全球首款通用Agent產品”在國內外病毒式傳播,讓MCP這個專業術語徹底出了圈。某種意義上說,它的“通用”,其實也就是MCP所賦予的。

事實上,OpenAI並不是後起者。它一直都在嘗試,如何降低外部工具連接到大模型的門檻。在AI互操作之前,大模型與外部的最原始的互操作,其實是人類使用者完成的,從文件中複製一大串文字或數據,作為提示詞的一部分,複製到對話框,讓大模型閱讀到它。

OpenAI的函數調用 (Function Calling),是一種將GPT的能力與外部工具和API相連接的新方法。它還率先推出的GPTs,相當於允許使用者個人定製智慧體,將想要的功能封裝到這個小程式里,並為此還曾力推GPTs Store。還記得已經失敗的Humane嗎?奧特曼當初投資的它,也在於它的智慧硬體產品AI Pin,被設計成可以大量調用GPTs,被賦予了引領OpenAI硬體生態的厚望。

但它們都並不成功。除了性能參差不齊外,部分原因可以歸結於,這是一個封閉系統,而且,GPTs之間也缺乏互操作性。在大模型性能正在飛速擴展的階段,智慧之間的溝通,居然無法迅速擴展。

MCP協定不一樣。它是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協定,支援多種大模型。它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主機(Host)、用戶端(Client),以及伺服器(Server)。

正如“MCP萬能轉接頭”圖示,主機相當於使用者交互的介面;用戶端是回應用戶的智慧體,比如Cursor或Manus,負責與伺服器建立連接;伺服器是被執行與調用的本地或外部數據和工具,類似於開放版本的GPTs。

有了MCP,開發者往往只需要專注於自己的那一個環節。智慧體價值鏈上的模型、智慧體與工具的低耦合性,也許還將帶來工具即服務(TaaS)的機會。而能夠調用越來越豐富的工具,也讓智慧體擁有了成為超級智慧體的機會。這就帶來對更高性能大模型服務的需求。

如果2025年就是智慧體元年,那麼,這就意味著圍繞智慧體展開的商業化,仍然相當早期。OpenAI等巨頭,一方面繼續基於自身垂直一體化布局生態,另一方面也將面臨與更廣泛的開發場景保持相容的壓力。

巨頭已經開始正式佈局MCP生態。微軟宣布支援MCP,推出了Playwright MCP。這是一個伺服器,將微軟強大的瀏覽器自動化工具,封裝在MCP標準中。智慧體可以通過這一工具,像真正的用戶一樣點擊、打字、流覽和與網路互動。國內,百度千帆也宣佈與MCP全面相容,支援將現有SDK開發元件,一鍵轉化為MCP伺服器模式。

今天,輪到了Anthropic的“宿敵”OpenAI。隨著OpenAI在旗下Agents SDK中開放對MCP的支援,智慧體開發者可以更方便地用到功能豐富的外部工具。

現在的問題之一是,還會有更多巨頭會加入進來嗎?更多前沿模型廠商的進入,會進一步推動MCP生態的成熟。至少,有嘗試過MCP協議的開發者稱,目前MCP工具選擇機制的內部實現,依賴於智慧體及其背後的大模型的主動選擇。大模型會根據所有工具的結構化描述和少樣本(few shot)來確定該使用哪些工具。

但是,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OpenAI等巨頭,會止於接受這種類似安卓模式的MCP嗎?MCP的初衷是更好地調用那些“外部”不受自己控制的工具,對於擁有前沿模型與應用生態的巨頭來說,垂直一體化的智慧體及其工具集,或許能帶來更好的使用者AI體驗。LangGraph負責人Nuno Campos相信,使用者的要求會水漲船高,掌握完整技術棧才能交付最好的AI體驗。

但不管如何,OpenAI接受MCP協定,讓風投機構a16z的預測越來越接近現實。該機構在一周前剛撰文稱,今年將是統一的MCP市場崛起的決定性的一年。

這意味著更多以業務為中心(當前多為編碼為中心)的MCP用戶端出現,也會有更多的MCP伺服器被廣泛採用,期間,新的MCP市場等機會也將湧現。

Like

Share

Popular

Comment

Prada,又時髦了?
Prada,又時髦了?
2025-03-30 11:41:52
小米YU7正式官宣!
小米YU7正式官宣!
2025-03-30 11: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