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三銀四”求職季,3月26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對接服務重慶郵電大學專場暨2025年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儀式舉辦。
今年全市計劃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500場以上,與此同時,專場招聘會上,38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8萬余個,今年的求職招聘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類人才需求更旺盛?有哪些新興崗位湧現?上游新聞記者現場為你打探。
開展500場以上
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啟動儀式+專場招聘+政策諮詢+人才服務”四位一體模式,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學生四方聯動的就業創業對接服務平臺,為青年群體打通留渝發展的“黃金通道”。
上游新聞記者從現場瞭解到,全市全年計劃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500場以上。
具體來看,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將圍繞政策宣傳進校園、招聘服務進校園、就業指導進校園、創業服務進校園、職業培訓進校園、困難幫扶進校園等六方面,對2025屆高校畢業生及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等全方位就業支援。
活動將由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統籌,各區縣人力社保部門主動對接轄區高校,積極組織轄區企業參加招聘活動,針對性制定“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工作方案,建立人社局長一對一幫扶機制,覆蓋重慶70余所高校,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品質充分就業。
新興崗位人才需求旺
有企業兩小時收上百份簡歷
專場招聘活動聚焦重慶市重點產業發展,結合周邊高校學生專業,設置“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專區、“416”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專區、互聯網與新興科技專區、現代服務業專區等招聘專區,吸引了38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8萬余個。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涵蓋有不少無人機駕駛、人工智慧訓練師等新興崗位。
“AI應用研發工程師是我們本次招聘的重點崗位之一,主要是做大模型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年薪大概在15萬至20萬左右。”重慶中郵信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校招負責人陶茜告訴記者,其企業招聘的AI應用研發工程師需求有10人左右,短短兩小時收100多份簡歷。
陶茜說,由於近年來人工智慧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的發展方向也在戰略升級轉型,對新興行業的人才需求也隨之增長。
另一家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展位前也聚集了不少求職者,該企業招聘的AI類崗位吸引不少畢業生投遞簡歷。
“我今天下午1:30左右到達現場,到現在兩個小時一直沒停下來過,已經收了上百份簡歷。”企業高級招聘經理鄭鸞說,企業也招聘了AI類崗位,DeepSeek也加速了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滲透,市場需求也不斷增加。
“我們的薪資待遇在業內也比較有競爭力,本科生能拿到20萬以上的起薪,相比應屆畢業生經驗不足的問題,我們更看重學生的潛力,通過他在學校的經歷、面試來評估學生後期在公司的一個成長發展情況。”鄭鸞說道。
不少在讀研究生也專程前來尋找AI方向的機會。
“現在AI和演算法相關的崗位需求都很大,機會也多,我本科學的是生物醫學工程,讀研時就特意選了電子信息專業。今天來招聘會轉一圈,發現對口崗位真不少!像演算法工程師、人工智慧研發這些我心儀的崗位,好多企業都在招。”來自重慶理工大學的龔志偉說,現在新興產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好崗位不等人,看中得趕緊下手。
活動當天,累計吸引6000餘人求職,各用人單位收到簡歷超過2萬份,現場初步達成意向人數1500餘人,其中碩士500餘人,本科1000餘人。
百萬就業崗位等你來
力爭吸引40萬青來渝年留渝
自2024年《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重慶圍繞“崗位留人、政策留人、服務留人、環境留人”四方面,實施發佈的15項含金量滿滿的政策舉措廣受市內外高校畢業生好評。
今年3月,重慶又印發《促進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工作方案》,通過優化人才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等6大重點任務,制定了十萬大學生職業體驗、萬名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等新一輪支援政策,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品質充分就業。
2025年,全市將繼續舉辦留渝來渝集中對接服務活動41場,舉辦6000場以上招聘會,提供100余萬個就業崗位。
下一步,重慶將繼續深入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紮實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引才活動、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大創慧谷·職引未來”、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就在山城”網路直播等招聘對接活動,力爭吸引40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努力把重慶打造成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西部就業創業首選城市。
上游新聞記者 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