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北大深圳醫院創新手術幫她找回記憶
更新于:2025-03-26 23:45:36

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2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黃賢君 向雨航)不久前,阿欣66歲的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北大深圳醫院在多學科團隊的努力下,成功為老人實施了超顯微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簡稱LVA)創新手術治療,術后其癥狀明顯改善。

據瞭解,自2024年9月以來,北大深圳醫院已完成30例LVA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手術,標誌著該院在LVA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診療領域邁上新台階,將為更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兩年多前,阿欣發現母親不時答非所問、自言自語,又有愛撿垃圾回家的“怪癖”;她的記憶也變差,說話結結巴巴,常常說不出自己要的東西或名字,連最簡單的數位也說不出來,5分鐘前做過的事、說過的話也常忘掉。

阿欣帶著母親來到北大深圳醫院,初步確診阿爾茨海默病(簡稱AD),俗稱“老年失智”。

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北大深圳醫院已組建了神經內科、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手顯微外科、康復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MDT),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經MDT團隊評估,結合患者家屬的要求,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旭輝安排阿欣母親進行傳統藥物的治療,但效果不明顯。陳旭輝立即聯繫手顯微外科負責人周喆剛。

根據病理診斷結果,多學科團隊決定實施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

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主要與腦內異常蛋白質沉積有關,“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就是從發病機制入手,直擊“腦內垃圾淤積”核心問題。通過外科手術方式,在脖子上搭建一套淋巴循環系統,給大腦重建一條“人工渠”,改善大腦淋巴液的流動,降低顱內壓力,清理腦內的“垃圾”,從而延緩甚至逆轉病情進展。這也是LVA手術在神經內科領域的一個創新應用。

2025年1月6日,周喆剛主刀為阿欣母親開展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在頸部切開一個小口后,他通過超高倍顯微鏡的輔助,尋找直徑僅0.3mm、比睫毛還細的淋巴管和靜脈,找到“隱藏管道”。隨後,他再用頭髮絲1/10細的縫合線,像繡花一樣,小心翼翼地把淋巴管和靜脈像接水管一樣精準對接。手術歷時5個多小時,周喆剛成功幫阿欣母親在脖子上,專門造了一條“專屬排汙通道”。術后第三天,她就順利出院了。

手術兩周後,帶著母親來複診,阿欣高興地說:“母親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改善,說話不再結結巴巴,也不出去撿垃圾了。”術后一個半月後,阿欣母親進行了術后PET-CT複查,FDG指標的檢查結果發現,其顱內多個區域的糖代謝功能較術前有明顯改善,這說明手術是有效果的,老人腦部認知功能在慢慢恢復。

春到婺源 花海如畫
春到婺源 花海如畫
2025-03-26 02:03:53
青海湖出現解凍跡象
青海湖出現解凍跡象
2025-03-26 0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