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香港企業及個人在日常工作流程中導入ChatGPT等AI工具,一項新研究指出這些聊天機器人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成癮風險。OpenAI與MIT合作進行首個大規模研究,發現使用者一旦無法使用ChatGPT,可能出現類似藥物戒斷的癥狀。
研究團隊分析了四百萬次ChatGPT互動,並對4,000名用戶進行調查,評估AI對用戶情緒健康的影響。結果顯示,許多用戶開始將AI擬人化,甚至為它們取暱稱。聊天機器人的對話風格、使用第一人稱語言,以及模擬人類互動的能力,使人機關係變得更個人化、更親密。
研究人員還發現AI開發商可能會使用“社交獎勵”技術,包括奉承和模仿用戶行為,以增加使用者偏好度。這些策略無意中進一步強化了使用者對AI的情感依賴,使其更難以停止使用。
數據顯示聊天機器人的使用正在迅速增長。一個討論AI伴侶的Reddit社區已成為該平臺最大社區之一,擁有超過230萬成員。在工作環境中,有使用者報告無法完成曾經熟悉的任務,除非有AI協助,顯示出一種“技能依賴”的新型現象。
研究還發現,使用時間最長的用戶群體社交能力明顯下降,且情緒依賴和問題使用行為增加。這種模式類似於互聯網、社交媒體和遊戲的成癮模式。
OpenAI建議留意成癮警號,包括“過度專注、精神癥狀、失去控制和情緒波動”。具體表現可能包括:不斷檢查或使用ChatGPT、無法使用時感到焦慮、使用時間超出預期,以及通過與AI交流來改善情緒。
此外,研究還關注與過度使用聊天機器人相關的其他問題,如對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以及社交退縮等現象。
數據源:Tom's 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