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更新于:2025-03-26 15:01:52

小俊20歲出頭,平時排便習慣是兩、三天才一次大便,幾個月前,他發現自己便血了,並且有點便秘,以為是上火或長痔瘡導致的,所以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一段時間過去了,便血一直沒好轉,還出現了消瘦等其他的異常癥狀。小俊趕緊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重度貧血,醫生初步判斷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小俊居然得了結腸癌。原來,小俊一直偏胖,又喜歡吃肉、吃燒烤、吃宵夜、喝酒、喝飲料。長期以往,對腸道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最終誘發了結腸癌。

醫生提醒,結腸癌與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發現出現便血、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腹痛、放屁增多等異常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

一、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

大腸癌與排便習慣改變有關,有人就會擔心,排便次數會不會也和腸癌有關。畢竟有的人一天大便三次,有的人三天大便一次。

其實影響排便次數的,主要和年齡、飲食、藥物、疾病等因素有關。大便一天幾次正常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都不代表身體有異。一般來說,一周大便次數不少於3次,都屬於正常的情況。

除了關注大便的次數外,更要重視的是大便的異樣,尤其是大便帶血,很容易被忽視。大便帶血是大腸癌的典型癥狀之一,主要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跡或粘液,嚴重的還會出現膿血便。

有的大腸癌患者會同時伴隨著裡急後重、肛門疼痛、排便困難等癥狀。也有的大腸癌患者,在排出大便之後,再排出滴狀的血液。

另外,如果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和便秘交替、大便不成形、有排不盡的感覺、乏力、消瘦等,也要注意,可能與大腸癌有關

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是40-50歲,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定期體檢,早點發現異常。如果出現疑似大腸癌的癥狀,要儘快就診,查明原因,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二、大腸癌的篩查金標準

根據《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的推薦,年齡在40-74歲的一般人群應接受結直腸癌篩查。目前,直腸癌篩查包括腸鏡和肛門指檢兩種主要的方式。其中,腸鏡是篩查直腸癌的金標準。

腸鏡既可以檢查腸道是否出現病變又可以對出現的腸道息肉直接進行切除,阻止腸道息肉發展成腸癌。

肛門指檢用處也很大,既可以發現早期發現腫物、息肉、潰瘍、腫瘤等,又可以發現類癌、胃腸間質瘤等腸粘膜下的腫物,以及直腸以外的疾病。

不過,單純依靠肛門指檢,有時還不足以診斷出得了腫瘤,還要進一步通過腸鏡確認。因為早期的痔瘡摸起來也是一個軟軟的團塊,如果內痔沒有脫出,是很難判斷到底是不是腫瘤。另外,如果內痔形成了痔核,質地比較堅硬,也很容易讓人混淆。

三、男性喝優酪乳降低患腸癌風險,真的嗎?

那麼,怎樣做才能降低腸癌的發生風險呢?有研究稱,喝優酪乳可以降低男性腸癌的風險,真的嗎?

2019年,一項發表在《Gut》上的研究指出,男性每周吃兩份或兩份以上的優酪乳,可以降低結腸息肉異常生長的風險,起到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

研究人員對9萬多人進行了長達26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每周食用2次或2次以上優酪乳的男性,與不食用任何優酪乳的男性相比,發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降低了19%。另外,把食用酸奶當成飲食習慣的男性,與不食用優酪乳的男性相比,發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甚至降低了26%。但是,在女性中暫未發現食用酸奶與結直腸腺瘤風險降低有顯著的關聯。

四、除了優酪乳,專家建議做好4點預防腸癌

當然,除了食用優酪乳,還有許多預防腸癌的方法。

1.運動

研究發現,經常活動的人,可以減低20%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活動包括走路、跑步、爬樓梯等,總之,不要久坐不動,多活動筋骨,無論通過什麼形式。

為什麼動起來可以預防結直腸癌呢?因為運動不僅可以燃燒熱量,減輕體脂,預防肥胖,還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和炎症反應。

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新陳代謝,減少腸道與致癌物接觸的時間,降低癌變幾率。因此,建議每天鍛煉30-60分鐘,每周鍛煉至少5天。

2.吃粗糧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90g粗糧,可以降低17%結直腸癌風險。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一方面可以在腸道內形成丁酸鹽,起到抗炎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排便,減少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

而且,粗糧中還含有維生素E、硒、植物激素、酚類化合物等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質,可以有效預防癌症。

3.少吃加工肉

火腿、香腸、培根等加工肉類要少吃,研究發現,每天攝入50g加工肉類,就會增加16%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加工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亞硝酸鹽,是潛在的致癌因素。

而且,大部分加工肉類都是用紅肉製作的,紅肉中含有的血紅素已被證實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關。因此,不僅是加工肉類,紅肉也不能多吃,建議將紅肉的攝入量控制在一個星期500g左右。

4.保持體重

管住嘴、邁開腿,保持合理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研究發現,BMI指數每增高5,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就升高5%。

因為體脂越高,胰島素水準就越高,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造成代謝的損傷。此外,體脂越高,發生炎症反應的幾率就越大,患癌風險也越高。

腸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而且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一定要關注疾病信號,學會辨別。當出現異常時,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參考資料

[1]《問答:到底幾天大便一次算正常?》.健康時報.2019-10-12

[2]《腸癌不是只有便血,這個信號也要重視!特別是這類人群,儘快做早癌篩查!》.北京衛視養生堂.  2021-03-04

[3]《喝優酪乳能預防腸癌?26年研究告訴你:能,但只對男性有效》 .生命時報. 2019-06-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