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博物館啟幕:一部活生生的中國汽車工業奮鬥史躍然眼前!
更新于:2025-03-26 13:59:55

中部地區首座汽車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即將於十堰張灣區揭開神秘面紗。這座博物館是在原第二汽車製造廠(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歷史廠區基礎上改建而成,總面積達到2.1萬余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設有四個展區,展示了超過2000件展品及上萬幅圖片,生動再現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輝煌歷程。

步入東風汽車博物館,彷彿穿越時空隧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主題為“打汽車工業翻身仗”。浮雕上,有領導揮鍬勞動,有管理者手持錦旗,有總師帶領團隊攻關,有鐵姑娘不讓鬚眉,有青年突擊隊勇擔重任,有選址勘探團隊翻山越嶺,還有技術人員專心研究新型設備。這些形象均源自真實照片,他們是東風汽車的建設者和開拓者,共同挺起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脊樑。

打汽車工業翻身仗浮雕

館內一個引人注目的展品,是用半噸黃金換回的國寶線——12000噸鍛壓線的模型。這套設備於1976年從德國進口,是當時世界上製造的第一台萬噸鍛壓機。為了引進這套設備,二汽歷經艱難談判,最終以半價購得,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有力見證。

博物館內,各式各樣的車輛整齊排列,從商用車到轎車,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琳琅滿目。其中,一款名為EQ240的軍用越野車尤為引人注目。這是第一代東風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簡陋的蘆席棚中打造出的第一款軍用越野車。1978年,這款越野車駛上國防建設最前沿,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被譽為“功臣車”“英雄車”。

EQ240軍用越野車

東風汽車不僅是中國軍用越野車的佼佼者,更是中國“轎車進入家庭”的首倡者。1992年,東風與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合資組建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在武漢創立,同年第一輛“富康”轎車下線。這一事件標誌著東風汽車正式進軍轎車市場,開啟了東風武漢基地的建設,實現了東風走出十堰、謀求更大發展的“第二跳”。

轎車事業落子武漢

在博物館的展品中,還有一件與東風汽車標誌相關的珍貴文物。東風汽車的車標是“雙飛燕”,這一設計出自車身廠一名普通員工之手。1979年,總廠向全廠徵集“廠徽”設計圖案,經過反覆篩選和公開答辯,車身廠產品科員工艾德昆設計的“雙飛燕”廠徽脫穎而出,並經過幾次修改後正式採用。如今,“雙飛燕”車標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象徵之一。

除了這些歷史文物和展品外,東風汽車博物館還展示了東風汽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果。在新時代背景下,東風汽車加快了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步伐,加強新能源品牌、平臺、商品等戰略佈局,創立了嵐圖、猛士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博物館的科技創新展廳中,一款名為sharing-Airland的載人飛行器尤為引人注目。這款飛行器是東風汽車面向未來低空領域開發的共用+多模式交通無縫化移動服務產品,已經實現了從載貨版到載人版的跨越。

東風開發的sharing-Airland飛行汽車

東風汽車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的殿堂,更是一座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樑。它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大山走向世界、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跨越歷程。這座博物館的建立,不僅是為了展示東風汽車自力更生、自主發展的精神風貌,更是為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汽車人繼續前行,為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