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器人第一城,優勢與挑戰並存
更新于:2025-03-26 13:04:16

中國“機器人第一城”之爭,深圳暫時領先但挑戰重重】 城市產業大戰,機器人領域競爭激烈。十年前比拼“互聯網第一城”,五年前搶佔“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如今爭奪“機器人第一城”。市場預測,到 2050 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 6 萬億,總量達 5900 萬台。 圍繞機器人產業,北上廣深杭五大超級城市展開明爭暗鬥。杭州宇樹機器人零幀起手轉手絹,深圳眾擎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平地起身前空翻”,上海智元機器人能讀懂微表情還能給葡萄縫針,北京將於 4 月 13 日舉辦機器人馬拉松比賽,廣州小鵬機器人進廠打工精準度超老師傅。 不過,這些“炫技”行為不能完全代表真實產業。誰是“機器人第一城”,要看企業數量、產業總產值等硬指標。 規模方面,深圳企業數量最多,商業效益好。截至目前,深圳有近 6 萬家經營範圍含“機器人”的企業,全國最多;廣州其次,約 5 萬家;上海 4.1 萬家,北京 3 萬多家,杭州 2 萬多家。2023 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產業鏈總產值達 1797 億元,是唯一做到千億產值的城市。以廣深為核心的廣東省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第一大省,2024 年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 24.68 萬台,全國佔比 44%,連續五年居首。 品牌之戰中,深圳在人形機器人產品發佈企業數量上處於 C 位,至少 9 家企業發佈產品,與北京並列第一,上海第三,杭州第四,廣州第五。摩根士丹利的百強名單顯示,深圳企業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表現出色,優必選等企業已進入商業交付階段。 市值方面,深圳陣容豪華。二級市場上,深圳共有 34 家機器人上市公司。一級市場上,深圳和北京機器人受投資人青睞,2024 年深圳機器人領域投融資事件 53 起,全國最多。 儘管深圳目前是“機器人第一城”,但競爭激烈。北京等城市全力以赴,北京設立多項基金支援。深圳面臨應用學科強但基礎研究薄弱、土地面積小限制工廠布局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