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深圳特區報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
“身懷絕技”的機器人隨處可見
接待機器人妮婭。
書法機器人俞文峰。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李萍 文/圖
3月27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京開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齊聚中關村,共赴這場科技盛宴。
據介紹,今年的論壇年會為期5天,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年度主題,將持續舉辦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佈、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5大板塊128場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圍繞智慧辦會、便捷參會、智慧服務、綠色辦會等多個方面,本屆論壇年會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模型、低碳等前沿科技,精心打造全流程、多維度的應用場景,營造“科技無處不在”的氛圍感,為嘉賓們呈現一場創新味更濃的科技盛宴。
“妮婭,你好!請介紹一下中關村論壇年會。”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諮詢台前圍滿了記者,接待機器人妮婭正以靈動的姿態,耐心解答記者們的提問。妮婭不僅會微笑,還擁有微表情、語言和行為交互的能力,會揮手、比耶、OK手勢、再見、握手。
除了妮婭外,此次論壇年會現場上的機器人幾乎無處不在。15家機器人企業帶來上百台代表性產品遍佈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5大類核心場景,它們個個都“身懷絕技”,或跑步跳舞、吹拉彈唱、寫詩作畫、服務陪伴,或連袂上演科技秀,十分引人注目。
開幕式上,機器人“天團”硬核賣萌,“誇父”機器人大秀舞技,加速T1機器人連袂完成高難度擬人佇列行走、10°大斜坡爬坡、舞蹈、俯卧撐、起身編隊等表演,呈現了科技與藝術融合的視覺盛宴,驚艷全場。
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展廳,頭戴棒球帽的仿生機器人“胡博士”是現場的明星,當人們站在它前面的一塊平板前做出歪頭、眨眼、微笑等表情,“胡博士”就能立刻精準捕捉並模仿。工作人員介紹說,“胡博士”面部擁有幾十塊可動模組,讓機器人擁有了惟妙惟肖的高難度微表情。同時,“胡博士”還能與人聊聊AI,普及相關知識。
不遠處,低頭認真寫著“中關村”三字的書法機器人俞文峰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紛紛求其墨寶。工作人員表示,讓機器人寫毛筆字是一個集中訓練的過程,它要完成手指、手腕、手肘之間的靈活配合。作為數位孿生書法機器人,它體現了模擬學習與演算法優化的結合,其仿生設計和生物特性使其在文化傳承和實用場景中具有潛力,未來可能在藝術性和情感表達方面進一步突破。
一款中醫機器人也吸引了多位出席者排隊體驗。這款玄黃識儀多模態智慧檢測儀融合中醫望、聞、問、切理論與人工智慧技術等,以玄黃大模型為核心,2分鐘就能快速檢測,一站式解決健康初檢需求,還能為體驗者量身定製個性化的營養、護膚、保養、運動等多種干預方案。
(深圳特區報北京3月2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