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低於700RMB的主動降噪無線耳機中,Nothing Ear (a) 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它們是否超越了外觀的表現?與其他真無線耳機相比又如何?
Nothing Ear (a) 的黃色版本在宣傳短片中看起來非常驚豔,但我今天測試的黑色版本則沒有那麼吸引人。
充電盒的透明蓋子非常引人注目,耳機平放在盒內。與最初的Nothing Ear一樣,這款耳機外觀非常吸引人,比許多類似AirPods Pro的設計更具啟發性。不過,蓋子本身有些鬆動,尤其是充電盒底部的亮黑色部分容易沾染指紋和灰塵。
充電盒只能通過USB-C充電,不支援無線充電,但它的電量很足。通過快速充電10分鐘,耳機可以獲得10小時的播放時間(關閉ANC時)。總的來說,充電盒可以為耳機完全充電 4 次。
每次充電可為耳機提供6~9.5小時的播放時間。開啟主動降噪並啟動LDAC音訊編碼時,續航表現最差;使用AAC編碼並關閉主動降噪時,續航表現最佳。特別是由於快速充電功能,這款耳機的續航時間非常出色。
耳機本身延續了Nothing Ear獨特且易於識別的設計,透明的賽博電子風格耳柄與充電盒顏色相同的啞光耳機頭相連。儘管Nothing配備了較硬的矽膠耳塞,但耳機佩戴舒適,不會感覺太大,長時間佩戴也很舒適。此外,耳機支援IP54防水防塵。
除了主動降噪外,Nothing Ear (a)還支援 APP 和雙設備連接。後者意味著你可以同時連接兩台設備。
在安卓手機上會彈出一個漂亮的彈窗連接提示,但在進入飛安模式後,你需要手動重新建立連接。一旦連接了兩台設備,你可以通過在第一台設備上暫停音樂或視頻,然後在另一台設備上按下播放來切換設備。令人高興的是,來電會自動接聽。
其他控制和連接部分也很可靠。Nothing Ear (a) 在距離藍牙設備約10米的範圍內保持穩定的連接,當你取下耳機時,耳機會自動暫停 - 也就是支援佩戴檢測功能。
Nothing Ear (a) 通過捏壓耳柄進行控制,效果大多不錯。耳柄能輕鬆識別你的指令。按下時聽到和感覺到的“咔噠”聲,讓它感覺像一個真正的按鈕,做得很好。你捏一次可以播放/暫停,長按可以在ANC模式之間切換,多次捏壓可以跳過或返回曲目。
適用於安卓和iPhone的Nothing X APP看起來非常時尚,操作也很簡單。它允許你在聲音EQ之間切換並調整低音,設置控制方案,切換ANC模式,啟動/取消自動暫停,啟動/取消遊戲模式,並在設置LDAC編碼。AAC編碼用於更長的續航時間,LDAC用於支援更高的音訊品質。
Nothing Ear (a) 是電話和視頻通話的不錯選擇。麥克風自然清晰地捕捉你的聲音。突然的聲音,如關門聲和大笑聲,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干擾你的聲音清晰度,但大多數周圍噪音都被很好地抑制了。耳機對風噪的處理也很好,在通話中風噪不會太大,也不會淹沒你的聲音。
在主流視頻APP上播放視頻時,Nothing Ear (a) 的表現非常流暢。Nothing X APP 中有一個專門的低延遲遊戲模式,你可以啟動或關閉。非常遺憾的是,像《使命召喚》手游這樣具有挑戰性的遊戲在裝填子彈和射擊上仍然有明顯的延遲。
Nothing Ear (a) 提供了強大且非常可用的降噪功能,最大降噪深度達到了45dB。可在三擋降噪模式間切換,或讓耳機自動調節 - 即自適應主動降噪。通過在Noting X APP中選擇自適應模式后,耳機會根據你周圍的環境即時自動調整降噪等級。
Nothing Ear (a) 默認開啟ANC,你會立即注意到周圍環境的減弱。低音如電子嗡嗡聲完全消失,高音如鳥鳴聲的音量大大降低,中音也很好地減弱了。鍵盤敲擊聲、關門聲或背景中的雜音,它們幾乎消失了。
聊天聲,尤其是低沉的男聲,仍然可以聽到,但Nothing Ear (a) 似乎將這些聲音推得更遠。真的,你可能會覺得它們離你更遠。主動降噪也很智慧,當你在走路、跑步或騎自行車時,它會減弱,以避免煩人的風噪。風噪仍然可以聽到,但不是那種煩人的機械噪音。
Nothing Ear (a) 的通明模式在你想在聽音樂時聽到(更亮的)車輛聲音時效果很好。但它太弱了,無法在播放音樂時進行對話。
Nothing Ear (a) 內置11mm 驅動單元,支援SBC、AAC 和 LDAC 音訊編碼,並通過了 Hi-Res Audio Wirelss 認證。
似乎Nothing的調音師並不太喜歡高音。Nothing Ear (1) 在高音部分感覺有點冷和沉悶,而Nothing CMF Buds需要調整才能喚醒高音。 Nothing Ear (a) 也是如此:它的高音部分沒有太多亮點。
還好的是,這次你不需要調整。開箱即用,Nothing Ear (a) 具有平滑、溫暖的聲音,非常容易聆聽。它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低中音上。較暗的電子音調和鼓聲被大大提升,典型的中音如吉他和鋼琴也傾向於低音。Ear (a) 的音調偏暗。
即使是較高的男聲和女聲歌手也不會遠離低中音。人聲聽起來飽滿而溫暖,並在達到高音之前逐漸減弱。即使是在 Björk的《It's Oh So Quiet!》中的尖叫聲也有一個飽滿而溫暖的底色。當然也很舒適,你也不必擔心刺耳或尖銳的邊緣,但高音本可以更有活力的。
在結像中仍然有大量的細節,具有高於平均水平的分離度:單個樂器和細節清晰地來自你的左右兩側。儘管整首歌曲似乎在低頻部分融合在一起,但人聲、樂器和低音很好地分離開來。
低音本身不像Nothing CMF Buds那樣過度,但它絕對有分量。即使關閉APP中的低音增強選項或將滑塊設置為最低水準,中低音仍然強勁而深沉。儘管中低音和超低音都很飽滿,但音調不會持續太久,也不會過多地滲入低中音。
你可以通過低音增強滑塊和五個EQ選項稍微調整聲音。通過自定義的三點EQ選項、人聲EQ和高音EQ,你可以將一些低中音的重點轉移到低高音,給人聲更多的空氣感和延伸感,儘管Nothing從未剝奪它們的溫暖和飽滿感。
溫暖、較暗的音調和飽滿的低音可能不會讓Nothing Ear (a) 擁有最均衡或生動的表現,但它的聲音聽起來很舒適,可以長時間聆聽,而且絕對有其獨特之處。Ear (a) 可以調整較大音量,這種聲音特徵可以讓音樂有一種大型體育場或洞穴般的感覺。
Nothing Ear (a) 是另一款出色的 700RMB 以下的真無線耳機。它憑藉其設計和溫暖、沉浸的聲音脫穎而出。此外,它還以出色的續航時間、極佳的舒適度、清晰的通話和可靠的主動降噪功能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