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雷軍發聲,創業15年,繼續努力。過去的一周,如果用 “Are you ok?”這樣的句式來詢問雷軍,雷軍的答案可能是:難熬。
3月29日晚,小米SU7汽車在安徽高速發生事故致3人死亡,目前,事故具體原因尚在警方調查中。事故發生后,雷軍個人微博超過24小時的沉默狀態,引發了部分網友的憤怒情緒,雷軍本人也被推至輿論風暴中心。
“霸總雷軍”的光環,只是在短短幾天內崩塌。。。
曾經在微博上頻頻曬出自己的商業成就、慈善行動,甚至與粉絲互動的“親民形象”,一時間被無數批評和責難所取代。
事發後,每天至少發佈兩條微博的雷軍緘默多時,催他回應的聲音跟他「保持定力」的表現,合力召喚出了「雷軍的沉默震耳欲聾」的評價。
從“小米戰士”的宣傳片到“科技領袖”的崇高地位,雷軍的社交媒體世界一直是陽光燦爛,但這一切卻因一起意外車禍瞬間傾覆!
4月1日22時19分,雷軍終於打破沉默出來做了回應,稱「不會迴避」,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觀感跟遇難者家屬一句「虛偽」的點評,讓雷軍的回應激起了褒貶不一的反響。
這是小米汽車發佈一年後,首度出現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此時,正是雷軍本人和小米汽車春風得意之際。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發佈當晚,發佈會現場聚集了半個車圈的CEO。除了“蔚小理”的創始人李斌、何小鵬、李想外,長城汽車老闆魏建軍、北京汽車集團新任董事長張建勇、寶馬前設計師等知名車圈人士均出現在發佈會現場,給雷軍捧場。
小米SU7憑藉強大市場吸引力成為行業爆款。雷軍曾透露,該車早期訂單中三成來自盲訂使用者,未試駕便下單的“米粉”眾多。截至2024年底,SU7累計鎖單超24.8萬台、交付13.5萬台。
小米汽車爆單背後,是消費者對小米與雷軍的信任。從“為汽車而戰”到“請來半個車圈CEO”的發佈會,雷軍堪稱小米汽車最大招牌。
彼時的雷軍,一定也沒想到,隔天,他的世界就不OK了。
4月2日,小米報收44.55港元/股,較2025年3月19日的歷史最高價59.45港元/股已跌去25.06%。按最新市值,小米集團總市值在兩天內縮水超1200億港元。
輿論的反轉之快,簡直讓人無法想像。
小米,這個曾經帶領著“米粉”夢想前行的品牌,能否從這場輿論災難中恢復過來?
“曾經以為奮鬥了30多年,餘生應該一片坦途,誰又料到轉眼間又面臨重大危機。我願意押上一生所有的聲譽和成就,為小米汽車而戰!”
2018年,劉強東經歷過漂亮國xq事件後,頭條一直就停留在6年前。
要知道,之前的劉強東也是頭條活躍分子,每天動不動就發頭條,一言不合就發視頻。
自從漂亮國事件後,再也看不到那個曾經活躍在社交媒體的劉強東了。
如今的雷軍經歷了這次小米SU7事件後,也開始沉默了。雷軍微博在4月1日發聲回應事故后,就小米成立15周年發了一條微博,似乎也沒有以往那樣熱烈的氣氛。
可以說,這次的小米SU7事件完全不亞於當年的劉強東漂亮國事件。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4月4日透露了雷總近況。
那麼雷軍會從互聯網上就此消失嗎?小米的行銷模式未來會發生變化嗎?
事實上,小米無非是在經歷華為和特斯拉曾經經歷過的。
2018年,特斯拉CEO馬斯克因“大麻日推特”被SEC起訴,遭罰2000萬,特斯拉股價暴跌。此前十年,他歷經量產難題、高管內鬥、資金鏈斷裂,甚至睡在工廠監工。公眾對企業的態度,常隨其命運起伏,掌聲與倒彩相伴。
但歷史總在迴圈往復。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後,馬斯克重回首富寶座。
如今流量似乎也在反噬雷軍本人。
如今馬斯克已褪去"鋼鐵俠"光環,人們開始理性看待他的火星計劃與桃色新聞。這對雷軍未嘗不是啟示。前提是,先熬過這段至暗時刻。
你可以暫時不被理解,但必須持續創造價值。在消費者心中,產品力才是永恆的王牌,CEO人設不過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