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預售72小時斬獲5.2萬訂單,但智駕系統實測翻車視頻衝上熱搜。這款30萬級純電SUV正陷入“技術顛覆者”與“跨界冒險者”的雙重爭議。
智駕風波:激光雷達認慫外賣騎手
數碼博主@電車狂人實測發現,YU7城市NOA在城中村路口遭遇外賣電動車時,三次測試兩次主動剎停,一次誤判逆行車道。雖然官方強調系統尚處Beta階段,但車主手冊中“不承擔智駕事故責任”的條款引發熱議。不過其自動泊車表現亮眼,複雜車位泊入速度比Model Y快38%。
續航實測:反向虛標成彩蛋
汽車之家實測標準續航版(CLTC 630km)高速工況(120km/h)跑出582km,達成率92.3%,反向虛標打破行業潛規則。秘密在於小米自研的「冰山電池管理系統」,通過AI預判路況動態調節輸出功率,北京-青島跨城挑戰全程零充電。
生態暴擊:米家設備接管座艙
當YU7識別到使用者佩戴小米手環入睡,自動開啟座椅按摩+白噪音模式;小愛同學同步車載與家庭空氣凈化器;車機遊戲廳直連小米手柄,實測《原神》載入速度比iPad Pro快17%。但有車主吐槽:車載無線充與小米14 Ultra相容性存疑,50W快充變5W“慢充”。
供應鏈暗戰:寧德時代緊急擴產
因YU7爆單,寧德時代南京工廠追加3條CTB電池產線,雷軍親赴常州談判空氣懸掛供應。內部人士透露,YU7的域控制器成本比行業低22%,秘密在於復用手機供應鏈資源——澎湃OS系統與小米14系列共用底層架構。
韭菜預警:首批車主成小白鼠?
維權群已出現67名預訂者,投訴鎖單后不能修改配置、5000元定金不退等問題。更需警惕交付風險:參考SU7初期40%的交付延期率,YU7或面臨更嚴峻產能危機。
這場跨界造車的豪賭,是重塑行業規則還是重蹈賈躍亭覆轍?首批車主將在8月揭曉答案。你會押注小米汽車,還是持幣觀望?評論區說出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