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達13,為何總是不達標?醫生揭露常被忽略的4個關鍵因素!
更新于:2025-03-26 11:33:58

陝西,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麵食文化。每一款麵食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然而,這種深受喜愛的麵食可能成為糖尿病患者健康道路上的障礙。

麵食情有獨鍾的陝西大叔

張大叔,今年55歲,是陝西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從小在麵食的薰陶下長大,無論是家常的饅頭、麵條,還是街頭的羊肉泡饃、涼皮,都是他的最愛。

幾年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後,張大叔一直按時服藥並且注意飲食,少吃高脂肪、大魚大肉的食物,但他發現自己餐后血糖仍然經常居高不下,對此感到非常疑惑。

無奈之下,他尋求醫生的説明。醫生詢問了他的生活習慣和藥物使用資訊后,指出:這很可能是因為他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儘管張大叔並沒有過多攝入高脂肪、大魚大肉的食物,但他的麵食攝入量相當大。

張大叔吃麵食的習慣使得他的血糖變得難以控制。

1.

由於需要從事體力勞動,張大叔每次用餐時,都會選擇一大碗麵條或一大盤餃子、羊肉泡饃等。然而,他忽視了麵食富含澱粉的事實,澱粉會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並導致血糖上升。長期大量攝入麵食不僅會提高血糖,還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進一步加劇胰島素抵抗。

2.

張大叔習慣於單獨食用麵食,搭配一點小鹹菜。這種單一的飲食模式缺乏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有益營養素,同時也沒有蛋白質和脂肪等食物來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這會導致血糖迅速上升,繼而引發餐后血糖失控。

3.

多年來,張大叔養成了快速吃飯的習慣。進食過快意味著身體需要更快地分泌胰島素以應對血糖的上升。然而,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需要時間。快速進食可能導致胰島素無法及時發揮作用,使血糖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對本身胰島素分泌不足的糖友來說,問題會更加嚴重。

4.

由於工作繁忙,張大叔經常饑一頓飽一頓,飲食時間也不固定。這種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打亂身體的代謝節奏,影響胰島素的效果。在饑餓狀態下攝入麵食會使血糖迅速上升,補償之前的低血糖狀態。然而,這種劇烈的血糖波動對糖尿病患者極為不利,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

麵食的正確食用方法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正確選擇主食是一個挑戰。麵食作為最常見的主食之一,必須謹慎食用。

1.盡量選擇未發酵的麵食,因為發酵后的麵食消化速度較快,升糖速度也更快。而未發酵的麵食升糖速度較慢。

2.建議多選擇全麥面、粗糧面(膳食纖維含量高)或義大利面(蛋白質含量高),這些麵食的升糖指數較低。

3.煮麵條時注意硬度和避免喝麵湯;麵條煮熟即可,不要煮太久。煮熟的麵條放入冷水中冷卻后,口感會更韌,澱粉的消化速度也會減慢。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享用面食,但要掌握正確的飲食方式:適量進食,確保營養均衡,保持飲食規律,細嚼慢咽。

注:本文所涉及人名均為化名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蛇莓,真的有毒嗎?
蛇莓,真的有毒嗎?
2025-04-02 19: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