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來講,脂肪肝就是肝臟內堆積了太多脂肪,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影響了肝臟的正常功能。
想要改善脂肪肝,除了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及遵醫囑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按揉內關、豐隆、天樞和期門等4穴,起到降濁消脂的作用,有效防治脂肪肝。
01中醫對脂肪肝的認識
脂肪肝在中醫典籍里無確切的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於“肝癖”範疇,多因嗜食肥甘厚味、勞逸失度、情志失調、他病傳變等,而使肝失疏洩、脾失健運,痰濁濕瘀,壅滯肝絡,體內肥濁之氣蓄積於肝而致。
脂肪肝臨床癥狀
可見右上腹不適或脹滿、肝區隱痛、全身乏力、大便黏滯等,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
02脂肪肝的腧穴調理PART01內關穴
內關,手厥陰心包經腧穴,在前臂掌側,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在臨床上擅長治療內臟疾患。
按揉內關穴時可與脾經絡穴公孫相配,可調理腸胃,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降解體內脂肪,有效防治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腹脹、疼痛等症。
PART02豐隆穴
豐隆,足陽明胃經腧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豐隆穴具有化痰定喘、寧心安神的功效。
豐隆穴是胃經絡穴,聯絡脾、胃二經,可健脾利濕、化痰消脂,是治痰要穴。
按揉豐隆穴時可與足三裡穴合用,起健運脾胃、降濁消脂之功。
PART03天樞穴
天樞,足陽明胃經腧穴,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天樞穴有調理腸腑、升降氣機的功效。
天樞為大腸募穴,能驅邪瀉實,通調大腸、行氣止痛。
故按揉天樞穴能起到通利腸腑、降濁消脂的作用,可加速人體代謝,對脂肪肝起到防治作用。
PART04期門穴
期門,足厥陰肝經腧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期門為肝經募穴,位於脅肋部,臨近肝部,選取該穴按揉調理,可以疏洩肝膽氣機,又能疏通脅肋部經絡,緩解脂肪肝帶來的肝區隱痛等癥狀。
小貼士
脂肪肝的發生和發展主要與肥胖、2型糖尿病、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等因素有關。
所以,防治脂肪肝要採取綜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養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