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個短視頻,被確診為NPD!網路診斷人格障礙靠譜嗎?
更新于:2025-03-26 05:04:04

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總台記者譚 劉穎超 錢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比惡魔還可怕的NPD,擦亮眼睛趕緊跑”“6個信號證明他是NPD,快來測一測”……NPD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近年來,包括NPD在內的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逐漸走進公眾視野,網路上關於“診斷”人格的內容也大量傳播。

不少人看了相關短視頻內容后給自己或者是身邊人“對號入座”,進而陷入自我懷疑或人際關係焦慮。符合幾個特徵就能確診人格問題嗎?這樣的在線“診斷”真的靠譜嗎?

23歲的小莊第一次瞭解NPD(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個心理學名稱是因為一檔綜藝節目。帶著好奇,她到短視頻平臺搜索了相關內容,此後便頻繁刷到與NPD相關的視頻。她開始用視頻里的所謂人格障礙特徵來審視朋友的每個社交舉動。朋友沒及時回復消息,她就覺得對方在“情感操控”;朋友指出她的小失誤,她便認定這是“貶低打壓”。

小莊說:“我就是能不斷地刷到關於NPD的分析和解讀,標題都非常聳人聽聞,比如‘如果你身邊有NPD,一定要遠離’這種,就是列出鑒定NPD的幾條標準,像是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之類的,點開一個看了,就會不斷推薦新的,我對NPD的厭惡和恐懼也不斷強化,不自覺地就會用那些標準去觀察和分析我周圍的朋友,慢慢地我自己就陷入了一種非常焦慮的情緒,對我的人際關係也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NPD是人格障礙的一種,除了NPD,常見人格障礙還有偏執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等,患者的行為方式通常與正常人有顯著偏離,並深陷在病態行為中。

在短視頻平臺上,關於NPD分析的視頻持續刷屏,一些爆款視頻有多達幾十萬個點讚。在這些視頻中,NPD常被描述為看似擅長維護人際關係,但實際上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利用他人,喜歡冷暴力、精神操控和道德綁架等。記者發現,評論區高頻出現“對號入座”的留言,不少網友坦言:“看完視頻總覺得自己或伴侶有問題,越查越焦慮。”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理與精神病學專委會常務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王斌說,對於NPD等人格障礙的診斷非常複雜,須由具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根據診斷標準進行判斷,不能僅憑某些行為特徵就下結論。

王斌說:“對於人格障礙的診斷,我們除了要進行非常系統的結構化的訪談、量表的測查,一般還會有一個大的時間跨度,可能至少要在三個月內進行三次以上的複診,甚至是半年以上的複診,因為人是會變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可能表現出來了一些問題,但是一兩個月之後,他的周圍環境變了,他不再表現出特質來了,我們也不會考慮診斷為人格障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史宇擁有18年一線臨床心理治療經驗。在她看來,短視頻平臺上的有些描述雖然有助於公眾理解NPD的特徵,但更容易引發誤解。她告訴我們,NPD的診斷標準由《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制定,並經歷了多次修訂。她告訴我們,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很難根據短視頻提供的碎片化特徵準確識別NPD。

史宇說:“也就是說這樣一個權威的診斷標準,有多次的修訂,其實也代表著臨床診斷和治療的認知也是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所以我們普通人對於這件事情的判斷,當然更沒有辦法特別的準確。”

記者發現,這類短視頻內容不僅引發個體對號入座,更催生出新型焦慮傳播模式。部分博主策劃多場投票活動,選出所謂“NPD高發地域、星座、職業”,並將其標籤化傳播。

對此史宇說:“我們希望在不確定的事情當中能夠找到一些確定的因素。但是如果仔細看的話,這無非也就是一個概率問題,並不能幫助你進行準確判斷,反而可能因為你的誤判會損失了很多的人際交往的可能性。所以我倒覺得大家還是要強大自己,不要因為我們想要獲得安全感,就隨意貼標籤。”

記者發現,借助“在線確診”相關內容帶來的流量,一些博主做起了NPD生意。

不少博主自稱是心理諮詢師,推銷課程產品時宣稱“幾天內攻克心理問題”,還有博主表示自己有過逃離NPD朋友成功經驗,可以付費諮詢,甚至可以支招報復NPD患者。在他們的話術體系中,將人格障礙汙名化,暗示網友“身邊很多患者”。但在王斌看來,人格障礙患者佔比並不多,創作者為了逐利營造焦慮。

王斌說:“單獨的任何一種人格障礙發生的比率都是非常少的。我們認為它更多的是在販賣焦慮,是準備從對方激發出來的焦慮情緒中,去獲得某種利益,比如流量、授課直接帶來的經濟效應等。這種網路套路,把一些沒有太大問題的人推到一個有病的狀態上去,然後去實現一個商業的獲益,我覺得這是對整個社會都不負責任的一些做法。”

史宇表示,短視頻“在線確診”現象火爆,反映出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在這個過程中,大眾也要提高自身醫學素養,理性判斷短視頻資訊。有健康疑問及時諮詢醫生,不盲目相信“在線診斷”。

史宇說:“大家很關注像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這樣的一個熱潮,但其實我更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自己內心的強大狀態,給自己留有一個成長的空間,我們自己是穩定的,看待別人時才會更加客觀。”

確保一泓清水北上
確保一泓清水北上
2025-03-28 08: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