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會致癌嗎?一次性說清楚了
更新于:2025-03-26 11:16:46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檢。常規的體檢專案中也會有一些CT、B超等的放射檢查,對於這些檢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

有人認為越貴的數據越準確,也有人認為這些放射檢查輻射大,不利於身體健康,那麼放射檢查對身體的傷害真的大嗎?

一、CT、B超跟核磁共振,三者有何不同?

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檢查,不過不少人不知道他們其中的區別是什麼,那這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1.CT檢查

CT檢查就像是將麵包分成片來看,利用X線分層透過人體內部,之後將數據影像呈現到電腦上,顯示出的組織信息相對比較多

2.B超檢查

B超檢查是利用超聲波穿過人體,產生反射波來成像的,可以一邊移動機器,一邊查看病灶的情況。

3.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檢查是利用機子的磁場,將人體的水分子磁場保持一致,之後當機子磁場消失時,水分子磁力變成了隨意排列的樣式。

二、做一次CT,會有致癌風險嗎?

有人聽說做CT輻射大,還可能會致癌,都嚇壞了,醫生開出檢查單來,都猶猶豫豫不想做,那麼做一次CT真的會有致癌風險嗎?

CT檢查可以針對不同的身體部位進行,不同部位CT檢查的輻射量是不同的,一次頭部CT檢查的輻射量一般為2mSV,一次腹部或者盆腔部位的CT檢查,輻射量達到了10mSV。

一般我們每年可接受的輻射量應該在3-4mSV,即便是職業所需,一年的輻射量最好也不要超過50mSV。

CT檢查輻射量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一年三次CT檢查的頻率是相對安全的,不建議超過三次,畢竟CT輻射對身體會帶來傷害。

據《柳葉刀》一項調查顯示,長期低劑量或者反覆低劑量的輻射,會增加急性白血病的死亡幾率。

不過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放射科主任郝蘇榮指出,這樣的結論與調查對象的職業暴露有關,一般生活中很少人因接受低劑量輻射而患上癌症,正常接受CT檢查並不會致癌。

三、做好這6點,有效降低輻射危害

想要避免CT檢查帶來的輻射傷害,有些注意事項一定要注意,做好下面這幾點,才能有效降低輻射危害。

1.瞭解CT的禁忌症

像孕婦、重症甲狀腺疾病患者、對X線高度敏感的人、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等群體,是不適合進行CT檢查的。

2.避免不必要的輻射損傷

在醫生問診時,一定要告訴醫生到底哪個部位難受,這樣能準確的檢查某個部位,避免身體其他部位接受不必要的輻射,還要注意不要短時間內多次進行CT檢查。

3.檢查前要做好準備

提前和醫生溝通好之後,適當的進行CT檢查前的準備,對檢查效果的提升有益。

4.檢查時摘除金屬物品

金屬飾品物品可能會干擾到檢查結果,因此在CT檢查時盡量摘除金屬物品。

5.盡量配合醫生,縮短CT檢查時間

在CT檢查過程中,對於醫生的一些正常提示要盡量配合,來縮短CT檢查的時間,減少輻射量。

6.CT檢查完之後多喝茶,多吃一些抗輻射的食物

CT檢查完之後,盡量多喝茶,多吃一些白菜、豆腐、牛奶、瘦肉、胡蘿蔔、紅棗、海帶、黑木耳等有營養、抗輻射的食物。

很多成年人都有過做CT檢查的精力,雖然CT檢查存在一定的輻射,但一般一年不超過三次的檢查,對身體影響並不大,不過在進行CT檢查時,盡量要多配合醫生,保證有效的降低輻射。

參考資料:

[1] CT、核磁、B超的區別,講的太到位了.中國醫學博士聯絡站. 2021-09-10

[2] 一年做幾次CT會致癌?科學數據分析得出結果,讓人意外.華夏影像診斷中心. 2021-09-17

[3] 【健康知識】CT輻射有多大?會致癌嗎?真相竟然是…….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訂閱號. 2021-08-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血糖高能吃什麼
血糖高能吃什麼
2025-03-26 01:39:36
喝可樂的好處
喝可樂的好處
2025-03-26 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