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植物比辣椒還辣,俗稱辣蓼草,可製作酒曲,農民朋友要瞭解!
更新于:2025-03-26 09:38:42

比辣椒還辣的植物,可能只有更辣的辣椒了。其實不然,在大自然界還是有不少植物比辣椒更辣,其中有一種農村就很常見,它就是辣蓼草。辣蓼草大家應該很熟悉,小的時候去河裡抓魚,就喜歡先撥些辣蓼草。用石頭砸碎扔進河裡,因為辣蓼草有很濃的辣味,河裡的小魚經常被辣暈。這樣輕而易舉的就能收穫大量的小魚,因此辣蓼草也被人們稱之為醉魚草。而使用這種方法獲得的魚,不僅環保,同時對魚也是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可以直接拿回去做菜吃。

辣蓼草是一種價值極高的寶藏植物,今天筆者就來好好給大家分享下這種神奇的植物。辣蓼草又稱辣蓼、酸模葉蓼,水蓼,它是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莖直立,有節且有紫色斑點,多分枝,植株最高可達2米多。辣蓼草的葉互生,葉披針形,上面有V字形的斑紋。它的花期在夏季,花頂生或腋生,花較小。花綠白色或粉紅色,密密麻麻的,由多數花組成圓錐花序。它的果期在秋季,瘦果卵圓形。

目前這種植物主要分佈在南方,我的老家湖南就尤為常見,喜歡生長在比較潮濕的環境。如溝邊、水邊以及濕地。辣蓼草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本草,它最早記載於秦漢時期,其中在《禮記》、《神農本草經》中均有記載。不過在古代辣蓼主要是用來給食物調味,相當於將辣蓼草當成辣椒用。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膾,秋用蓼。鶉羹、雞羹、鯵釀之蓼”,大概的意思就是在做菜的時候會放入蓼這種植物來調味。

不過辣蓼草在民間用的最多的還是用來做酒曲,自打記事起,每年家裡都會用糯米釀酒。因為辣蓼草含有根黴菌、酵母菌等多種微生物所需要的生長素,用它製作出來的酒曲不僅可以提高酒的品質,同時在釀酒的過程中還能起到殺蟲抑菌的作用。因此辣蓼草在民間還有個“酒曲草”的別名,有天然酒曲之稱。可以說辣蓼草是酒曲的靈魂材料,而釀酒就需要用到酒曲。相當於啤酒不能沒有啤酒花,否則就沒有了靈魂。

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古人種蓼為蔬,收子入藥。故《禮記》烹雞、豚、魚、鱉,皆食蓼於其腹中,而和羮烩亦須切蓼也。後世飲食不用,人亦不復栽,惟造酒曲者用其汁耳”。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在以前人們種植辣蓼主要是作為蔬菜食用,種子則主要是作為藥用。直到後來人們不再用了,也也也就沒有人再去種植了,只有製作酒曲的時候才會用到它。其中北宋時期《北山酒經》中甚至還記載了使用辣蓼製作酒曲的具體方法。

辣蓼草是一寶,它用途非常廣泛,不僅可以用來醉魚、製作酒曲。事實上它還可以用來殺蟲,將辣蓼草用石臼搗碎之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可以澆灌蔬菜,就可以驅趕害蟲。其次辣蓼草還是傳統的一種中草藥,它全草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藥用之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農民朋友瞭解了嗎?如果你的家鄉還有辣蓼草這種植物,那麼你就要好好珍惜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大家對於辣蓼草瞭解了嗎?你認識辣蓼草嗎?在你的家鄉有辣蓼草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