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加滿油卻少跑百公里,乙醇汽油的燃燒秘密大曝光!
更新于:2025-03-26 06:50:28

自乙醇汽油被廣泛採用以來,眾多車友紛紛反映該類汽油的燃燒效率較低。一些車主甚至指出,一箱乙醇汽油的使用里程比傳統汽油少100公里。

為什麼乙醇汽油的耗油量會更高呢?核心問題在於乙醇的熱值不及汽油。然而,具體影響如何,許多人可能並不完全瞭解。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在理想的條件下,汽油與氧氣混合的空燃比為14.7:1,這意味著每燃燒1克汽油,就需要消耗14.7克的氧氣。為了實現這一比例,汽車需要通過空氣流量計(L型電噴系統)或進氣壓力感測器(D型電噴系統)來測算進入汽缸的空氣量,然後基於空燃比來確定所需的油量,並通過控制噴油嘴來調整。

由於測量誤差以及燃料與空氣在汽缸中的不完全燃燒,工程師在排氣系統中增設了氧感測器,通過檢測尾氣中氧氣的比例來監控燃油和空氣的配比是否正確,因此氧感測器亦稱作空燃比感測器。

使用含10%乙醇的乙醇汽油後,油耗上升的現象可部分歸咎於氧感測器的調節作用。

由於車輛電腦通常設定空燃比為14.7,在使用純汽油情況下,每吸入14.7克空氣就會對應噴射1克汽油,只要燃燒充分,氧感測器探測到的氧氣含量就會保持在正常水準,無需調整噴油量。

但當使用含有10%乙醇的乙醇汽油時,因為乙醇的空燃比僅為9,即每燃燒1克乙醇僅需9克空氣。若此時仍按標準空燃比操作,當發動機吸入14.7克空氣後,電腦計算需要噴1克汽油,實際上這1克中包含0.9克純汽油和0.1克乙醇。這導致實際參與燃燒的空氣量為14.13克,剩餘0.57克空氣未參與燃燒便排出。

氧感測器偵測到氧氣過多,誤判為混合氣體過稀,即空氣多而燃料少,從而逐漸增加噴油量至恰好消耗所有氧氣。理論上,為消耗剩餘的0.57克空氣需額外噴入0.04克乙醇汽油。

由此可見,在相同進氣量的情況下,使用純汽油需要噴入1克汽油,而使用乙醇汽油則需噴入約1.04克,導致油耗增加了4%。

然而,實際的油耗增加遠超4%,因為乙醇的低熱值意味著產生的熱量少於汽油,使得混合氣體的燃燒溫度降低,減少了推動活塞的力量。簡言之,使用乙醇汽油不僅影響了動力輸出,如原本五擋能上的坡現在需換至四擋,而且加速時油門踏板需踩得更深,這些因素都無形中推高了油耗。

過去我常去山西出差,每次出發前都會盡量把油箱用盡,以便到達后加滿一箱純汽油。實踐證明,純汽油不僅耐用性更好,而且動力也更強勁。但隨著越來越多地區推廣乙醇汽油,找到純汽油的難度也在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