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是調控血糖、保護心臟的關鍵元素!提醒:常吃5類食物就能補!
更新于:2025-03-26 08:53:43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看似不起眼卻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元素,鎂元素就是其中之一。就像 59 歲的劉阿姨,她一直堅持在社區樓下跳廣場舞鍛煉身體,原本活力滿滿的她,最近卻遇到了煩心事。

以前,劉阿姨總是精神抖擻地在廣場上隨著音樂起舞,動作輕快又熟練,和舞伴們有說有笑,那狀態,絲毫不輸年輕人。可最近一段時間,她去跳廣場舞的頻率明顯降低了。每次跳舞的時候,她都感覺身體像灌了鉛一樣沉重,使不上力氣,原本輕鬆的舞步變得異常艱難。跳完舞回到家,更是累得不行,連說話的力氣都快沒了。晚上躺在床上,身體的疲憊感讓她翻來覆去難以入睡,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星期,即便休息了很長時間,也沒有任何改善。

劉阿姨心裡犯起了嘀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女兒的陪同下,她來到了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結果讓劉阿姨有些意外 —— 她體內的鎂元素含量不足,而她身上出現的這些不適癥狀,正是缺鎂導致的。劉阿姨不禁納悶,鎂是什麼東西呢?自己怎麼從來都沒聽說過。其實,像劉阿姨這樣對鎂元素感到陌生的人並不在少數,可別小瞧了這個 “陌生客”,它對我們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鎂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元素之一,同時也是人體細胞內第二重要的陽離子。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激活多種酶的活性,參與體內 300 多種不同酶的相關反應。在能量產生的過程中,鎂元素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啟動的能量分子 ATP,就像是身體細胞的 “燃料”,為我們的日常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僅如此,鎂元素還肩負著調節血壓、膽固醇生成以及血糖水準的重任,確保這些指標都維持在健康的範圍內。它還能調節鈣、鉀以及其他必需礦物質的運輸,讓神經和肌肉能夠正常運作,並且作為電解質維持體內水液平衡,保證身體的各項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旦身體缺乏鎂元素,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危害:

抗癌能力下降:《細胞》雜誌上曾發表過一項由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在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們發現,T 細胞在富鎂環境下,就像被注入了強大的力量,能夠更好地説明免疫細胞對抗癌症。當體內鎂元素充足時,它就像是免疫系統的得力 “助手”,積極促進癌症治療。可要是鎂元素不足,免疫系統就像失去了助力的戰士,免疫能力下降,抵禦癌症的防線也會變得脆弱,身體抗癌的能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增加心肌梗死風險:美國有一項針對 1500 余名急性心梗患者採用鎂劑治療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接受鎂劑治療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 23%。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鎂攝入量越低的人群,心梗的發生率就越高。這就好比給心臟的正常跳動埋下了一顆 “定時炸彈”,缺鎂的人,心臟隨時可能面臨更大的危險。

心血管病風險上升:美國 FHS 的一項社區研究也揭示了鎂元素與心血管健康的緊密聯繫。研究人員對大量社區居民進行長期跟蹤調查後發現,血清內鎂元素含量較低的人群,相較於水準正常的人,房顫的發生風險會增加一半。這意味著,缺鎂可能會讓心血管系統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糖尿病風險增加:我國一項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飲食內鎂元素攝入最高的受試者相較於最低的,發生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減少了 1/4。而且,如果每日再額外攝入 100mg 镁元素,還可讓 2 型糖尿病發生風險再下降 1/5。由此可見,鎂元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不容小覷,缺鎂可能會讓我們離糖尿病越來越近。

失智風險加大:《歐洲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每日攝入 > 550mg 鎂元素的受試者相較於每日約 350mg 的,在 55 歲時大腦年齡約年輕了 1 歲。並且,鎂攝入量增加 41%,與能力相關的腦萎縮發生風險會明顯減少,發生失智的概率也會下降。這表明,充足的鎂元素有助於保持大腦的健康,缺鎂則可能增加大腦衰老和患失智的風險。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缺鎂呢?一般來說,普通人只要保持均衡飲食,都不會缺乏鎂元素。但如果有挑食、節食、減肥等不良飲食習慣,就可能會導致鎂元素攝入不足。長期酗酒,或者患有腸道疾病、2 型糖尿病等疾病,會使身體內的鎂流失過多。長期服用利尿劑、抗生素、化療藥物、胰島素等藥物,也會影響鎂的吸收和排出。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老年人也更容易出現缺鎂的情況。當身體缺鎂時,可能會出現以下 6 種癥狀:

心律失常:鎂就像是心臟維持細胞內外鉀離子平衡酶的 “好幫手”,當體內缺鎂時,這個 “幫手” 就不給力了,會導致酶的功能減弱,讓體內鉀離子濃度下降,從而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有時,你可能會突然感覺心臟跳動不規律,心慌心悸,這時候就要警惕是不是缺鎂了。

偏頭疼:缺鎂會使神經遞質失調,血管也像失去控制的彈簧一樣發生痙攣,這樣就容易誘發頭痛、偏頭痛。而且,缺鎂還會增加炎症、氧化應激的發生風險,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像火上澆油,進一步促進偏頭痛的發作。那種頭痛欲裂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不想體驗,所以如果經常偏頭痛,不妨考慮一下是不是缺鎂了。

抑鬱 / 焦慮:鎂元素對於人體激素調節、大腦血清素水平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大腦血清素就像情緒的 “穩定器”,對維持情緒穩定至關重要。一旦缺鎂,這個 “穩定器” 就會失靈,人就很容易陷入抑鬱、焦慮的情緒中,總是感覺心情低落、煩躁不安。

眼皮跳:眼皮跳也是缺鎂的常見癥狀之一。因為鎂元素可以調節肌肉運動,當體內缺鎂時,就好像肌肉失去了控制,多個部位的肌肉會發生痙攣,眼部的肌肉自然也難以倖免。你可能會發現眼皮時不時地跳動,怎麼都控制不住,這很可能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缺鎂的信號。

疲勞、虛弱:鎂元素在體內能量的產生過程中有著重要意義。缺鎂的時候,身體就像一輛沒油的汽車,日常總會覺得累,就算休息了很長時間,這種疲憊感也難以緩解,整個人顯得非常虛弱,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入睡困難:鎂元素還是褪黑素產生的重要輔助物質,褪黑素就像人體的 “睡眠開關”,能幫助我們進入甜美的夢鄉。缺鎂會影響褪黑素的產生,“睡眠開關” 失靈了,自然就會影響正常的入睡。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經常這樣,可別忘了檢查一下是不是缺鎂了。

知道了鎂元素的重要性和缺鎂的危害,那該怎麼補充鎂元素呢?一般推薦通過食補的方式來補充鎂元素。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日攝入鎂元素 330mg,孕產婦可根據自身情況額外多攝入。在日常生活中,有 5 種食物堪稱補充鎂元素的 “小能手”:

硬水:硬水內的鈣、鎂離子含量都很高,而且這些鎂離子是以非常容易吸收的形式存在。缺鎂的人日常可以適當多喝燒開的自來水,簡單又方便。想像一下,每天早上起床,喝上一杯溫熱的白開水,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鎂元素,讓身體從清晨開始就充滿活力。

綠葉蔬菜:小白菜、菠菜、韭菜、生菜等綠葉蔬菜,不僅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鎂元素的 “富礦”。這些蔬菜除了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外,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對健康有很大的好處。比如菠菜,無論是清炒、涼拌還是煮湯,都非常美味又營養。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補充鎂元素,一舉兩得。

堅果:花生、核桃、杏仁、腰果、開心果等堅果,簡直就是鎂元素的寶藏庫。每天吃一小把堅果,既能滿足嘴巴的 “小慾望”,又能為身體補充鎂元素。比如在工作間隙,吃幾顆杏仁,既能補充能量,又有助於補充鎂元素,讓你工作起來更有精神。

粗糧:大麥、燕麥、蕎麥、玉米等粗糧,不僅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膳食纖維含量也很豐富。這些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對預防便秘有很大説明。早上喝一碗燕麥粥,或者用玉米作為主食,都是不錯的選擇,既健康又能補充鎂元素。

海藻類:裙帶菜、海帶、海苔等海藻類食物也是補充鎂元素的好選擇。這些海藻類食物可以涼拌、煮湯,口感鮮美。不過,如果患有甲狀腺疾病,就要謹慎食用了,因為海藻類食物中含有的碘元素可能會對甲狀腺產生影響。

鎂元素雖然常常被我們忽視,但它對健康的重要性卻不容小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體出現了異常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明確誘因,再針對性地進行改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重視鎂元素,通過合理的飲食,為健康加分。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