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開始萎縮,睡覺先知?失智症患者,晚上睡覺一般有這幾個表現
更新于:2025-03-26 08:48:47

張阿姨最近很困擾,她發現丈夫劉大偉的行為越來越反常。原本養成規律作息的他,近兩個月頻繁在半夜醒來,有時候穿著睡衣就要出門,說要去釣魚。

更讓她擔心的是,白天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經常把手機放進冰箱,把拖鞋放進微波爐。

作為一名從事中醫推拿30年的老中醫,劉大偉曾經可是記憶力超群,能準確記住每位病人的病症和用藥。

這些反常行為讓張阿姨不禁懷疑:難道這是某種疾病的預兆?

事實上,睡眠障礙確實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失智)的早期信號之一。

醫學研究表明,在失智癥狀出現前3-5年,患者就可能出現睡眠問題。這是因為失智症會影響大腦中調控晝夜節律的區域,導致生理時鐘紊亂。

王醫生是某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他表示失智症患者常見的睡眠異常包括:

1. 日夜顛倒:白天嗜睡,晚上卻異常清醒。這是因為大腦中負責調節睡眠-覺醒周期的神經元受損。

2. 頻繁醒來:睡眠變得零碎,容易被輕微聲響驚醒,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3. 睡眠行為異常:可能會突然起床走動、說話、穿衣等,這種現象被稱為"日落綜合征"。

就在張阿姨為丈夫擔憂時,她想起了鄰居李奶奶的遭遇。李奶奶的老伴趙先生是位退休交響樂團指揮家,兩年前也出現類似癥狀。

起初大家都以為是普通的老年睡眠問題,直到有一次半夜,趙先生穿著單薄的睡衣走出家門,差點在寒冷的冬夜裡失溫。

及時發現早期徵兆極其重要。除了睡眠問題,失智症早期還可能出現:

1. 短期記憶減退:經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

2. 判斷力下降:無法處理簡單的數字計算。

3. 定向障礙:熟悉的路程突然會迷路。

4. 語言障礙:說話斷斷續續,找不到合適詞語。

孫教授是知名老年病專家,他建議家屬要特別關注老年人的這些變化。"如果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干預可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品質。"

在醫生建議下,張阿姨帶著丈夫做了全面檢查。核磁共振顯示劉大偉的海馬體確實出現輕微萎縮。

所幸發現及時,通過藥物治療和認知訓練,現在劉大偉的癥狀得到了很好控制。他重新開始為病人推拿,雖然接診量減少了,但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

住在對門的陳阿姨是位烹飪培訓老師,知道這事後特意研究了適合失智症患者的飲食方案。

她經常給劉大偉準備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各類堅果,以及補充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食品。科學研究表明,這些營養素對維持腦功能非常重要。

預防勝於治療。專家建議,老年人應:

1.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2. 適度運動,增加戶外活動。

3. 保持大腦活躍,多參與社交活動。

4.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5. 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營養。

郭大爺是社區的太極拳愛好者,每天清晨都會組織居民一起鍛煉。

他說:"運動不僅能提高睡眠品質,還能預防認知功能衰退。現在我們這個太極團已經成了社區里的一道風景。"

張阿姨的經歷提醒我們,當發現老年人出現睡眠異常時,不要簡單地認為是普通的老年問題。

及時發現和干預失智症的早期癥狀,才能為患者贏得更多治療的機會。

正如王醫生所說:"失智不是正常衰老的必然結果,積極預防和治療可以讓老年生活品質更高。"

通過劉大偉的案例,我們看到及早干預確實能帶來希望。

這不僅需要家屬的細心觀察,也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關愛老年人的氛圍,幫助他們獲得更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