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版Nas搭建指南:舊硬體再利用,低成本存儲方案經驗分享!
更新于:2025-03-26 08:41:47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存儲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很多預算有限但又希望擁有自己私有雲存儲空間的朋友來說,搭建一個窮人版的NAS(網路附屬存儲)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將分享利用舊硬體搭建低成本存儲方案的經驗。

**一、硬體準備**

1. **機箱選擇**

- 優先尋找家中閑置的舊機箱,比如淘汰的台式電腦機箱。如果沒有,也可以去二手市場淘一個價格便宜的機箱,如30 - 50元左右就能拿下一個成色不錯的小機箱。這種機箱空間不需要太大,只要能容納主機板、硬碟等基本元件即可。

2. **主板挑選**

- 選擇一款帶有集成網卡的舊主機板。一些老主機板,例如Intel的G31、G41晶片組的主機板,價格非常實惠,大概50 - 80元。它們能提供穩定的性能,並且集成網卡可以方便我們通過網路訪問NAS。要注意主機板的介面是否能滿足後續連接硬碟等設備的需求,最好有SATA介面。

3. **處理器選擇**

- 對於這個窮人版NAS,對處理器性能要求不高。可以選擇一些老的奔騰或者賽揚處理器,如奔騰雙核E2180之類的,價格大概在20 - 30元左右。這些處理器的功耗較低,產生的熱量也相對較少,有利於降低整個NAS系統的能耗。

4. **記憶體配置**

- 2GB - 4GB的DDR2記憶體就足夠了。二手價格很便宜,大概30 - 50元。這樣的記憶體容量可以保證系統的基本運行和數據快取需求。

5. **硬碟準備**

- 硬碟是NAS的核心存儲部件。如果有閑置的機械硬碟,如1TB - 2TB的硬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沒有的話,購買二手硬碟也是不錯的選擇,每TB價格大概在100 - 150元左右。建議使用多塊硬碟組成陣列(如RAID 1),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儲存容量。

6. **電源選擇**

- 一個功率合適的電源很重要。選擇一個功率在200 - 300W的二手電源,價格大概在30 - 50元。要確保電源的輸出電壓和電流能夠滿足主機板和其他設備的供電需求。

**二、系統安裝與配置**

1. **安裝作業系統**

- 可以選擇免費的Linux發行版作為NAS系統,如Ubuntu Server或者OpenMediaVault。以OpenMediaVault為例,它是一款基於Debian的開源NAS系統,有簡單易用的圖形化介面。將製作好的系統安裝U盤插入伺服器,設置從U盤啟動,然後按照安裝精靈進行安裝,分區時注意分配好根分區和用於存儲數據的分區。

2. **配置網路存儲**

- 安裝完成後,通過瀏覽器訪問NAS的管理介面(預設IP通常是192.168.1.2)。在OpenMediaVault中,可以很方便地創建共享資料夾,設置用戶許可權。例如,創建一個名為“Media”的共享資料夾,將許可權設置為允許局域網內的所有用戶訪問,這樣其他設備就可以通過網路訪問這個資料夾並儲存檔了。

3. **遠端存取設置**

- 為了讓在外部網路也能訪問NAS,需要配置埠轉發。在路由器管理介面中,將NAS的本地IP位址和埠(如22埠用於SSH訪問,80埠用於Web管理介面)映射到路由器的公網IP位址上對應的埠。不過要注意,這種方式可能會受到網路環境的限制,並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所以最好設置複雜的密碼和開啟防火牆來保障安全。

通過以上步驟,利用舊硬體搭建一個窮人版NAS就完成了。雖然它的性能可能比不上專業的NAS設備,但對於個人和小團隊的數據存儲需求來說已經足夠,而且成本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