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 vs 插混,都是純電續航新紀錄背後的技術之爭!
更新于:2025-03-27 00:58:26

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插混)車型的優劣之爭,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熱點話題。許多人認為插混技術更為全面,因為它既能實現增程式的電動驅動,又能在高速行駛時通過發動機直驅提升效率。然而,增程式技術的獨特優勢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純電續航方面,增程式車型正在不斷刷新紀錄,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增程式技術的核心在於“大電池小增程”方案,這種設計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純電駕駛的需求,還能在長途行駛時通過增程器發電,避免續航焦慮。與一些人認為的“小增程”僅搭載小排量發動機不同,現代增程式車型普遍採用1.5T發動機,既能滿足高速巡航的功率需求(約30千瓦),又能保持高效運轉。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動力表現,還優化了能耗效率。

近年來,增程式車型在純電續航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例如,哪吒L和零跑C11的純電續航分別達到310公里和300公里,而嵐圖FREE更是將這一紀錄刷新至318公里。相比之下,多檔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最高僅為215公里(魏牌摩卡),且這一成績已長時間未更新。嵐圖FREE 318搭載的1.5T增程器熱效率高達42%,配合43kWh的寧德時代電池和高效電驅系統,不僅實現了318公里的純電續航,滿油滿電綜合續航更是達到1458公里,展現了增程式技術的強大潛力。

增程式技術的優勢不僅體現在續航上,還在於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維護方便等特點。相比之下,多檔插混車型雖然技術複雜,但在純電續航方面卻難以與增程式車型匹敵。未來,隨著電池技術和電驅系統的進一步升級,增程式車型有望在市場中佔據更大份額,成為家庭用戶和長途駕駛者的首選。

增程式和插混技術各有優劣,但增程式在純電續航方面的突破,無疑為其贏得了更多關注。對於那些追求長續航、低能耗和駕駛舒適性的消費者來說,增程式車型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閱讀
閱讀
2025-03-26 04: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