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發文說:
“砂糖橘能促進癌細胞生長”~
“砂糖橘不能再吃了”~
謠言什麼情況?
↓↓↓
該消息說,頂級期刊《自然》(nature)一項研究發現膳食果糖會在肝臟里代謝轉化成腫瘤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會 促進腫瘤的生長,水果里的果糖在滋養癌細胞。
消息中提到的《nature》論文確實存在,但是它完全歪曲了論文的原意,並且誇大了砂糖橘的危害 。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研究是一個動物實驗,是用已經得了癌症的小鼠來做的,小鼠喂的是高果糖漿,結果發現,這些小鼠的腫瘤長得更快了。論文結論是腫瘤細胞不能直接利用果糖,因為腫瘤細胞沒有表達KHK-C (果糖代謝的關鍵酶),但是肝臟代謝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如血磷脂醯膽鹼LPC),這些產物能夠被腫瘤細胞吸收利用,進而促進腫瘤的生長。所以,果糖可能會促進腫瘤細胞生長。
可是,這個研究中根本沒有提到砂糖橘或者其他水果,砂糖橘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歪曲演繹。它是這樣演繹的——“因為高果糖漿中有大量果糖,砂糖橘也含有果糖,因此砂糖橘致癌,不能吃”。
果糖和癌症有什麼關係?
我們知道腫瘤細胞的增殖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合成代謝或者細胞分裂,並且腫瘤細胞的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細胞的20-30倍。
所以,可以說腫瘤細胞是一種超級“貪吃”的細胞,糖就是它的“飯”。
但是,研究也強調了“腫瘤細胞並非喜歡直接攝取果糖,而是需要先通過肝臟代謝轉化出一些物質來間接促進腫瘤生長。”而果糖被人體吸收的量很有限,健康的人保持正常食用,是不會有問題的。
總之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砂糖橘不會致癌
是可以放心吃的~
好吃卻不可貪嘴!
當心變身“小黃人”!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大家:有人發現,吃完砂糖橘皮膚變黃了!這是怎麼回事?
導致皮膚變黃的主要原因其實是砂糖橘中富含β胡蘿蔔素。不過大量吃砂糖橘之後的黃和病理性的黃疸是不一樣的。短期內食用太多只是會沉積在皮膚角質層和黏膜部位出現黃皮膚,但鞏膜並不會變黃。
吃橘子吃出的“小黃人”通常以手心、腳底、臉上發黃為主,這種表現也被稱為“胡蘿蔔素血症”。停止食用,經過一段時間后,加上大量喝水,這種發黃是會自然褪去的,對身體健康也沒有什麼影響。
不過營養醫師提醒,即使不考慮皮膚發黃的問題,也並不建議大量食用砂糖橘。一方面,由於 砂糖橘甜度高,果糖含量也高,較多食用導致能量也高。另一方面,大量攝入砂糖橘對一些脾胃較弱的人群,比如孩子來說,會引起 消化不良,影響吸收。
柑橘類水果
這些人吃的時候要留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攝入量是200~350克,大概也就是每天1~2個橘子或者柳丁。不過,以下幾類人吃柑橘類水果的時候要注意!
1.腎功能異常的人
柑橘類水果中鉀含量高,所以腎功能異常的朋友食用柑橘類水果要遵醫囑,以免造成血鉀過高,出現危險。
2. 患有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患者建議在血糖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每天可以吃拳頭大小的水果1份,也就是中等大小的橘子1個。同時建議把水果作為加餐食用,而不是正餐的一部分。
3. 有消化疾病的人
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分泌過多導致的胃潰瘍等)的人,不建議食用有機酸含量較多的柑橘類水果,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橘子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機酸
空腹吃橘子會刺激胃黏膜
使胃酸分泌
可能引起脾胃滿悶、打嗝泛酸等
不適癥狀
因此,不建議空腹吃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