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軟裝,怎麼做才好看?
更新于:2025-03-26 08:27:30

裝修兩大步驟,硬裝和軟裝!

硬裝講究的是硬性工藝,

而軟裝考驗的是主觀審美!

後者的難度不亞於前者!

甚至可以說,再牛、再高級的硬裝都可能毀在軟裝手裡!

軟裝有哪些內容?

包括成品傢俱、掛畫、綠植、地毯、擺件等等,但很多業主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東西是買了不少,錢也沒有吝嗇,但買回來擺在家裡怎麼看都不對勁、都不好看,也說不上問題出在哪~??

我們總結了三點原因:

1、尺寸不合適。

以大家最常見的掛畫為例,很多場景效果不好,最大的原因就是尺寸小了或者大了。

比如沙發背景牆區域,牆面尺寸大,掛畫小了撐不起來,小氣吧啦:

掛畫大了又顯得頭重腳輕,宣賓奪主,讓人壓抑:

2、擺放方式不合適。

這個問題細節就比較多了····

還是以掛畫為例,有的人家掛畫是這樣的,3張同尺寸掛畫,分散齊平,毫無美感,雖內容彼此接近,但卻沒有串聯的氛圍:

還有的掛畫掛的太高或者太低,會因此失去視覺重心,看著彆扭。

有的飾品擺件和日常生活用品混在一起,基本失去了擺件的意義,因為沒有人會願意從日復一日的生活痕跡裡去發現美;

還有不知道怎麼擺,乾脆就隨便湊,隨便擺,最後擺的挺多,但看著淩亂,沒重點:

·····

3、風格不搭、顏色不搭。

比如這種,就是傢俱風格不搭:

這個要不說還以為是公司的前臺[捂臉]:

給空間買軟裝物品,起碼得風格一致或者接近,顏色不突兀。

有人會說了:混搭不行嗎?

混搭自然很高級,但是很多人壓根搭不好,只有混,沒有搭!包括我自己。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其實解決以上幾個問題,就是文章標題的答案!

一一來說。

1、尺寸問題。

對於裝飾畫來說,如果你只掛單張,那尺寸要根據牆面來選,比如客廳沙發背景牆的掛畫,一般來說,豎長型掛畫寬度約佔沙發長1/3,正方形掛畫寬度約沙發長2/5

組合型掛畫的總寬度可以達到沙發的4/5。

地毯也是常見軟裝物品,能有效提升客廳顏值,增加舒適度!

地毯一般要比沙發尺寸更大,才會好看,比如2米的沙發,可以買2.2-2.4米的地毯,保證地毯在沙發兩側多延伸10-20㎝為佳;

······

擺件類也不建議買太小的,因為太小很難被關注到,如果你喜歡一些小型玩偶手辦,那你可以用專門的格子收納櫃,或者展示櫃去存放:

2、擺放方式。

還是說掛畫。

如果是單一掛畫,除了尺寸選好,懸掛的位置也很重要,盡量保持掛畫的視覺中心與我們的視線齊平,一般在1.5米高左右。

掛的太高,會顯得底下太空,讓人仰望很難受;

掛的太低,又起不到裝飾的效果,看著湊在一起也不舒服。

組合式掛畫,得先確定一個水平軸,然後讓掛畫的視覺重心保持在水平軸附近,再上下左右添加不同尺寸、形狀的掛畫,這樣才會看著舒服,不顯亂和拼湊感:

還有,掛畫之間的間距很重要,不能太近也不能太寬鬆,一般控制在5-8cm都可以,根據畫的尺寸來定;

物品擺件的擺放,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種單品擺放,比如你把花瓶掛在檯面上,很多人是放在正中間,這樣可以,但很普通,你可以試試把它放在黃金分割點位置,即稍微靠左或者靠右,看著會更舒服一些:

這時你在另一側再加幾個小物件襯托,就很容易達到第二種擺放結構

——“三角構圖法”!

這種構圖擺放法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就是將高、中、低的三件或多件物品,通過分散或者疊加的方式,在視覺上組成為一個三角形:

搭配掛畫擺放: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同時更顯生動。

還有一些小建議

比如在同一位平面或者範圍內,一般擺件數量應該為奇數,這樣看上去會比偶數擺件更舒適,更顯高級;

同時,擺件的大小、高度、顏色等應該有所差異,營造對比,視覺效果往往會更好。如果太過接近,會有點平淡:

對稱式擺放適合營造穩定、穩重感,一般出現在大宅、新中式空間裡;

想凸顯某一款物品,就用淺色背景:

用大白牆作為背景,會讓人視覺擴張,這時候如果搭配不好,就容易把各種物品的視覺效果放大,變得混亂。

而往往在深色背景下,各種品類擺在一起,會融洽很多,因為深色過濾了很多細節,弱化了物品的存在感。

也就是說,白色背景更加容易凸顯主體物品的細節,所以新中式往往會留白:

然後一個位置只用一個,或者兩個物品去裝飾,就能呈現高級、乾淨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