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裝修很容易踩的十個坑,看看準備裝修的你都知道哪幾個?
更新于:2025-03-26 08:19:57

1、如果你家的進高不足兩米八的話,可千萬別在客廳臥室做吊頂,否則入住之後,每次進屋都會感覺有些壓抑,如果家裡再有人身高超過一米九的話,估計日後因為這個吊頂的高度肯定得鬧埋怨和爭吵。

吊頂這玩意兒是大戶型和別墅的專屬,普通住宅樓層高不夠的話一定要三思,如果你是想要燈光氛圍的話,還不如來點明裝的桶燈和軌道燈,既不影響層高,還省錢出效果。

2、如果你家的客廳面積不足40平米的話,千萬不要裝複雜的電視背景牆,尤其是網紅的岩板加木格柵,一套裝下來起碼一兩萬,不僅費用高,而且還佔空間特別的不實用。

就直接刷乳膠漆,省下的錢可以買個超大的電視機,再配上可以增加收納的定製櫃,那才是既美觀又實用的。

3、你是不是看到黑色的花灑,覺得是顏值的天花板,一見傾心非它不可。可是等你入住之後,它可能就變成了這樣。

這時候你在上網查攻略才弄明白自己家本來水質就差,也沒裝什麼軟水機,然後也沒有天天洗完澡再去擦花灑的習慣,根本就不適合用這種特別顯水垢的黑色花灑。如果當初選了灰色或者白色的話,就根本沒這煩惱了。

4、你是不是也被網上的美圖種了草,也想在自己家的衛生間做一個壁龕,等你做完之後就會發現,本來就不大的衛生間做完避開空間更小。

而且你的瓦工師傅因為沒有給你的避開做坡度,導致長期積水,每次洗澡之後清理起來還特別麻煩,自己為了做壁龕多花的那幾千塊錢,除了擺拍發圖的時候好看之外,好像也沒多大的價值。還不如就簡簡單單用一個鏤空置物架既節省了空間,還省錢又方便。

5、你是不是也聽信了定製傢俱業務員的忽悠,為了更多地收納在衣櫃裡面打了很多小格子,等用的時候才發現衣服折起來放到格子裡,想穿的時候半天找不著,好不容易找著了又是一股霉味。

你說難受不難受?正確的做法,是衣櫃裡邊少做格子,多做掛衣區,把長款和短款的衣服分別掛在不同的分區,這樣又好找又方便。

6、如果你信了商家銷售員的忽悠,為了地面通鋪的顏值,把廚房的推拉門做成吊櫃門的話,那你很有可能以後每年都得聯絡商家上門維修了,因為商家的銷售只告訴你吊軌門地面特別好清理的優點。

卻沒有告訴你吊軌推拉門本身的重量和結構決定了它後期的維修率特別高,尤其是現在做金屬門的,多數都是一些小作坊廠家,用的五金件質量參差不齊,沒準等你要維修的時候廠子都已經倒閉了。

7、你是不是在商家的展廳看到深色地板和瓷磚效果非常好,特別想買,等你把這些深色的瓷磚買回家,讓瓦工鋪完之後,你才會發現,顏色特別昏暗,並且特別容易髒。

那是因為你忽略了瓷磚的展廳,是有特殊的燈光做美化的,而且天天都有人給瓷磚做清潔,效果當然好了。

8、在裝修中你是不是只能看工人幹活俐落不利落,來判斷你家的活幹得怎麼樣,那你可能忽略了最最重要的隱蔽施工專案,像防水施工中的找坡、攔水壩、門口的外翻塗刷,以及下水管隔音處理,砌牆要用鋼筋加固,還有之後抹灰掛網抗裂等等。

這些隱蔽施工專案如果你都盯不住的話,那工人師傅為了省事多賺錢,很有可能就會糊弄湊合了,留給你的可都是大隱患。

9、在安裝門窗、浴室櫃、馬桶、吊頂、傢俱等等主材的時候,都得用到玻璃膠,你是不是這些都是廠家包的,所以用師傅自帶的就可以,那樣的話等你入住半年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很多玻璃膠的品質真的太差了,已經開始發黃發黴,而且這麼久了嗆人的味道還散不完。

這時候你想換這點膠都特別的麻煩,只能後悔當初不如自個買點好的玻璃膠,讓安裝的師傅直接用,既環保又省事兒。

10/最後一個就是多數業主在第一次裝修的時候都會掉進去的惡意增項的陷阱,而且這增項是從開工到完工,一個接一個的連環套,尤其是水電的增向最厲害。

等你發現的時候人家把活都幹完了,你不給結帳扯皮的話,停工了對方沒損失,你卻耗不起,結帳讓對方走人,你會發現半截的活不好再找下家了,無奈妥協,繼續往下干,後面還有一堆的增相等著你。

這個時候你才明白,從你選錯公司,交了錢的時候,就已經徹底失去主動權了。接下來啊,無非是被坑多少次和被坑多少錢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