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點不是壞事,高血糖的人反而更健康?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更新于:2025-03-30 11:39:14

提到高血糖,很多人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糖尿病、心血管病、併發症。

一些人剛測出血糖偏高,立馬開始戒糖、戒主食、戒甜食,活得比減肥還慘,好像血糖一高,身體就得和健康徹底告別了。

真是這樣嗎?話說回來,高血糖真的只有壞處,沒有一點“好消息”嗎?

其實,血糖高點也未必就是壞事。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高血糖的人不僅沒生病,反而比血糖正常的人表現得更健康。

別急,聽完這些“冷知識”,說不定能讓你換個視角,重新理解“血糖高”這回事兒。

血糖,說白了就是血液里葡萄糖的濃度。這玩意兒是身體的“燃料”,腦子要它運轉,心臟跳動也離不開它。

血糖升高,大部分時候是因為吃了飯,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飯後消化吸收,葡萄糖進到血液里,血糖就跟著“躥”上去,這是正常現象。

吃飽了,胰島素“登場”,把多餘的葡萄糖送進細胞儲存,血糖自然就降下來了。

問題是,身體的這個調節系統不總那麼聽話。

一些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葡萄糖在血液里“滯留”,血糖水準就偏高了。

這種慢性高血糖常被認為是健康的“絆腳石”,但別著急給它下結論,血糖高點未必全是壞事。

短期血糖升高,其實是一種生理反應,算不上什麼病,甚至還有點保護作用。

舉個例子,人在面對危險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觸發“戰鬥或逃跑”模式,這時候血糖會迅速升高,為肌肉提供能量。這種情況下,血糖高點,反而是身體在保護你。

科學家還發現,感染、創傷、手術等應激狀態下,血糖會自然升高。這是因為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來支援免疫反應和組織修復。

研究顯示,輕度高血糖可以促進白細胞的活性,讓它們更有效地“捕殺”病菌。對這種“應激性高血糖”,醫生一般不會輕易干預,除非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影響其他器官。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發現,老年人適度高血糖,反而可能更長壽。聽著像天方夜譚,但這背後有數據支撐。

美國一項針對老年人的長期隨訪研究顯示,血糖稍微高於正常值的老人,患低血糖症的風險顯著降低,而低血糖才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敵”。

低血糖會讓人頭暈眼花,甚至導致昏迷,對老年人來說簡直是“奪命節奏”。

特別是一些過度控制血糖的人,長期低血糖狀態下,身體會變得更虛弱,免疫力下降,反而更容易生病。

而那些血糖適度偏高的老人,身體能量供應更穩定,免疫力也更強。

醫學界甚至有個概念,叫“老年糖耐量下降”,意思就是,老年人血糖高點其實是種“生理調節”,硬要降到年輕人的標準,可能反而會出問題。

高血糖的人,運動時往往能爆發出更持久的能量。

研究表明,長期血糖偏高的人,體內的糖原儲備量往往更充足,而糖原是肌肉運動的主要“燃料”。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輕微高血糖的人跑步、騎車,體力可能比血糖正常的人還耐久。

當然,這並不是說高血糖等於運動員的體質。高血糖能提供短期能量,但如果長期過高,還是會影響代謝平衡,甚至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

不過,這一現象至少說明,高血糖未必是“洪水猛獸”,它還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功能。

一些高血糖患者,為了把血糖降下來,拼命吃降糖葯,甚至不吃飯、不碰主食,結果血糖是降了,但人也跟著虛了。控制得太嚴格,低血糖反而容易找上門。

低血糖的癥狀包括乏力、出汗、心慌,嚴重時還可能昏迷。

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腦血管病患者,低血糖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

一項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導致的住院率比高血糖高了近30%。這說明,把血糖降得太低,其實比高血糖更危險。

醫學界對高血糖的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高血糖都會導致疾病。高血糖的危害,往往與“血糖波動幅度”有關,而不是單純的“血糖高低”。

如果血糖長期保持在一個稍高但相對穩定的水準,身體的代謝適應性會比較強,健康風險並不會顯著增加。相反,那些血糖忽高忽低的人,更容易出現併發症。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高血糖患者,幾十年血糖都偏高,但身體狀態卻一直不錯。關鍵在於血糖的平穩性,血糖波動過大才是健康的隱患。

高血糖的人,很多時候追求的是“降糖”,但這種單一目標未必靠譜。

血糖升高,是整個代謝系統的問題,單靠藥物或者飲食控制血糖,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研究表明,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同時減少血糖波動。

比如燕麥、全麥麵包、糙米飯,這些東西雖然也含碳水,但升糖速度更慢,不會讓血糖快速飆升。

再比如蛋白質和脂肪的搭配,可以延緩胃排空速度,讓血糖更平穩。

很多高血糖患者習慣完全拒絕甜食和主食,但這種“矯枉過正”的飲食方式,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代謝紊亂。

糖尿病學會提到,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同時,確保營養均衡,才是最有效的血糖管理策略。

哪些高血糖狀態真的需要警惕?

既然血糖高點未必全是壞事,那是不是高血糖就不用管了?也不是。長期高血糖的人,確實有一些併發症風險,比如視網膜病變、腎損傷等。

但不是所有高血糖都會導致這些問題,關鍵在於血糖的控制水準和其他指標,比如血壓、血脂的狀態。

那麼,高血糖患者如何判斷自己的血糖狀態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這需要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