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做放射影像檢查時,常常有人因為準備不足而“踩坑”,導致成像結果不理想,甚至要費時費力地重新預約檢查。那麼,如何做好影像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別忽視檢查前的“小細節”
1.飲食與禁食:別亂吃,也別餓著
不同的檢查專案對飲食的要求不一樣。例如,增強CT、增強磁共振(MRI)檢查通常需要空腹,檢查前一晚8至10時後要禁食。不過,如果檢查前因饑餓出現頭暈、出冷汗等低血糖癥狀,可以喝點糖水緩解。如果要做增強CT,糖尿病患者需要在使用對比劑前後48小時內停用二甲雙胍,避免發生乳酸酸中毒。
做鋇餐造影時,檢查前也要空腹。如果是下消化道的檢查,還需要提前清潔腸道。要做PET/CT檢查,那麼前一晚10時后不能吃東西,檢查前6小時不能喝含糖飲料。預約檢查時,放射科工作人員都會提示注意事項,請認真瞭解,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問清楚。
2.去除金屬物品:避免干擾結果
做放射影像檢查時,無論是X線、CT還是MRI,金屬物品都是“大忌”。金屬會在成像中產生“陰影”,干擾檢查結果。例如,項鍊、手鏈、髮卡,甚至是衣服上的金屬紐扣,都可能影響檢查結果。所以,檢查前一定要把能移除的金屬物品統統摘掉,特別是攝片部位及鄰近區域。
3.告知醫生:重要資訊別隱瞞
檢查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況跟醫護人員說清楚。例如,是否對碘或其他對比劑過敏,有沒有懷孕或者正在備孕?,體內有沒有植入金屬物品等。這些資訊對醫務人員安排檢查至關重要,能説明您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特別是做MRI檢查時,因為設備有強大的磁場,體內的鐵磁性物品可能移位,電子產品(如心臟起搏器)的功能可能被干擾。提前告訴醫生這些重要資訊,對確保安全完成檢查特別重要。
4.配合完成檢查:聽醫生的,不會錯!
檢查過程中,需要您保持靜止,不能亂動。您任何微小的動作,都有可能讓圖像模糊,從而影響檢查結果。尤其是CT和MRI檢查,由於觀察的病變往往比較小,而掃描時間又長,患者的配合尤為重要。
做胸部、腹部檢查時,經常需要患者通過調整呼吸來配合。這時要聽從指令,按照醫生的要求呼氣或吸氣後屏氣。患者良好的配合是圖像清晰的基礎。
正確穿戴防護“小盾牌”
放射影像檢查雖然可以幫助醫生發現疾病,但也會產生一些輻射。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輻射暴露,保護身體的敏感部位。尤其是孕婦、兒童和準備懷孕的人群,更需要做好防護。
鉛圍裙:可以保護腹部和盆腔。穿戴時要確保圍裙平整地覆蓋在需要保護的部位,不能有褶皺或捲曲。如果檢查時需要躺下,也要確保圍裙不會移位。
鉛圍脖:可以保護甲狀腺。穿戴時要把鉛圍脖圍在脖子上,確保它緊貼皮膚,但又不會太緊,以免影響呼吸。
如果檢查時需要有人陪同,比如小朋友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那麼陪檢人員也需要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工作人員會告訴你哪些部位需要防護,以及如何正確穿戴防護用品。一定要認真執行,不要隨意移動或脫下防護用品。在檢查過程中,要盡量保持防護用品的位置不變。如果感覺防護用品移位了,可以輕輕調整,但不要頻繁移動,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視檢查前的準備,做好功課,提前避“坑”,讓放射影像檢查真正成為幫助我們發現疾病、守護健康的“利器”。
(來源:健康中國)
【來源:央視新聞】